清秋山骨晓棱棱,散尽烟霏翠色层。
遍野牛羊依草泽,绕村禾黍带田塍。
地存书院寻遗老,树掩禅房问旧僧。
笑在封龙最高顶,古今临眺几人曾。

【注释】

清秋山骨晓棱棱:清秋的山体在早晨阳光照射下,显得棱角分明。

散尽烟霏翠色层:烟雾消散,山的颜色变得层层叠叠、层次分明。

遍野牛羊依草泽:漫山遍野的牛羊在草泽中栖息。

绕村禾黍带田塍:村庄周围的庄稼长满了田埂。

地存书院寻遗老:地面上还残留着过去书院的痕迹,我寻找那些已经逝去的老学者。

树掩禅房问旧僧:古树林中掩映着禅房,我向那里的老僧人询问往昔的故事。

笑在封龙最高顶:我在封龙山的最高处大笑,因为很少有人能像他那样登临高处而心旷神怡。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游封龙山的诗,诗人以清新的语言描绘了山上的景色和环境,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和文化的怀念之情。

首句“清秋山骨晓棱棱”,描绘了秋天清晨阳光照射下的山体,呈现出棱角分明的样子,给人一种清新、宁静的感觉。接着“散尽烟霏翠色层”,则形容山间云雾逐渐消散,山的颜色变得层层叠叠,更加清晰可见,给人一种深远、幽静的感觉。

第二句“遍野牛羊依草泽”,则描绘了山间的牛羊在草泽中自由漫步的情景,展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然后“绕村禾黍带田塍”,则进一步描绘了周围的乡村景象,村庄周围长满了庄稼,田地上的田埂上还生长着禾黍,整个画面充满了丰收的喜悦和和谐的气氛。

第三句“地存书院寻遗老”,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书院遗迹的怀念之情。书院是古代教育的重要场所,曾经培养出了许多杰出的人才。如今虽然已经不复存在,但依然可以感受到它的存在感和影响力。然后“树掩禅房问旧僧”,则展现了诗人对过去僧人的回忆和感慨。寺庙中的树木掩映着古老的禅房,仿佛还能听到当年僧人的诵经声和教诲。

末句“笑在封龙最高顶”,则表现了诗人在封龙山最高处的畅快淋漓的笑声。这种笑声不仅代表着诗人内心的愉悦和释放,也象征着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望。最后,“古今临眺几人曾”则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文化的感慨之情。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都有很多像我一样的人曾经登上这座山峰,俯瞰整个山谷,感受大自然的壮丽和历史的沉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