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幢纷映海霞红,屈铁高枝尽向东。
疑合蛟龙垂涧雨,爱闻笙籁响天风。
层云上丽鸾应宿,厚土中盘草自丰。
况是神明扶正直,茯苓千载问长终。

题中镇庙古松

青幢纷映海霞红,屈铁高枝尽向东。

疑合蛟龙垂涧雨,爱闻笙籁响天风。

层云上丽鸾应宿,厚土中盘草自丰。

况是神明扶正直,茯苓千载问长终。

注释:

  1. 青幢纷映海霞红:青幢,即青旗;纷映,交错、重叠的样子。意思是青旗在霞光的照耀下色彩艳丽,交相辉映。
  2. 屈铁高枝尽向东:屈铁,比喻树弯曲的枝干;高枝,指高大挺拔的枝条。意思是树的曲折的枝干伸向东方。
  3. 疑合蛟龙垂涧雨:疑合,好像、仿佛;垂涧雨,指瀑布。意思是好像蛟龙垂下的瀑布落在山涧。
  4. 爱闻笙籁响天风:爱闻,喜欢;笙籁,指笙管乐器发出的声响;天风,指天空吹来的微风。意思是喜欢听笙管乐器发出的声响,就像天风吹过一样。
  5. 层云上丽鸾应宿:层云,层层叠叠的云;丽鸾,美丽的鸾鸟;宿,停留。意思是美丽的鸾鸟在层层叠叠的云彩中停留。
  6. 厚土中盘草自丰:厚土,肥沃的土地;盘草,盘旋生长的草;自丰,自然丰盛。意思是在肥沃的土地中盘旋生长的草自然很丰盛。
  7. 况是神明扶正直:况,何况;神明,神灵;扶,支持;正直,公正。意思是更何况神灵支持公正。
  8. 茯苓千载问长终:茯苓,一种植物;千载,一千年;问长终,询问长久。意思是千年来问这种植物是否能够长久。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独特的笔触描绘了镇庙古松的美丽景色和神奇魅力。全诗通过对古松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其挺拔、秀丽、生机勃勃的形象,同时表达了对古松的赞美之情和对自然之美的热爱。
    首句“青幢纷映海霞红”,用“青幢”形容古松苍翠欲滴的叶子,如同青色的旗帜在阳光下闪耀着光芒,五彩缤纷的霞光映照其中,形成一幅绚丽的画面。这句诗既写出了古松的颜色,又表现了其与周围环境的和谐之美。
    次句“屈铁高枝尽向东”,形象地描绘了古松的高大挺拔和枝干的蜿蜒曲折。“屈铁”比喻树弯曲的枝干,形象生动;“高枝”则表现出古松的坚韧不屈之志。这句诗通过对比和衬托,突出了古松的独特之美。
    第三句“疑合蛟龙垂涧雨”,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瀑布比作蛟龙,形象地描绘了瀑布的壮观景象。这里的“垂涧雨”既指瀑布飞流直下的景象,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之力的敬畏之情。
    第四句“爱闻笙籁响天风”,进一步描绘了古松与大自然的和谐共生。诗人喜爱聆听笙管乐器发出的声响,就像是天空中的微风吹拂一般。这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古松的喜爱之情,也展现了其对自然之美的向往。
    第五句“层云上丽鸾应宿”,借用神话传说中鸾鸟栖息在云彩之上的意象,形容古松矗立于云端之上,犹如一位高贵的神仙。这里的“层云”不仅描绘了云彩的美丽,也象征着古松的高洁品质。
    第六句“厚土中盘草自丰”,则从另一个角度展现了古松与大地的联系。茂盛的草从古松根部生长出来,既展示了古松的生命力,也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紧密的联系。
    最后一句“况是神明扶正直”,以神力支撑正义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古松所处位置和作用的肯定。这既是对古松自身品质的高度赞扬,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中正义力量的认同。
    整首诗通过对古松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其挺拔、秀丽、生机勃勃的形象,同时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自然之力的敬畏之情。诗人以独特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力,将古松这一自然景观塑造得栩栩如生,令人陶醉不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