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城东去多峰峦,川原缭绕蟠尼山。
坤灵古洞悬高刻,危磴隐隐松萝攀。
宣圣宫墙久领圮,双龙石柱荆榛间。
我来骏奔获瞻拜,左右阶戺罗衣冠。
传闻往代事请祷,实生睿质照人寰。
吁嗟此事亦茫昧,圣作自与造化关。
唐虞世远周辙降,淳朴既散无全完。
斯文在兹吾道幸,气数否极终当还。
泣麟悲凤身已老,手取六籍亲修删。
经书礼乐并覆载,彝伦叙矣民生安。
素王食报固当尔,云孙奕世真象贤。
只今庙貌就剥落,徒发歔欷清涕潸。
何当穹窿焕新制,万古千秋崇圣颜。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绩,他的诗作以清新明快著称,被称为“初唐之秀”。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读和赏析:
谒尼山
鲁城东去多峰峦,川原缭绕蟠尼山。
坤灵古洞悬高刻,危磴隐隐松萝攀。
宣圣宫墙久领圮,双龙石柱荆榛间。
我来骏奔获瞻拜,左右阶戺罗衣冠。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尼山的敬仰之情。尼山是佛教圣地之一,位于山东省曲阜市。诗人从鲁城出发,一路向东,看到了许多山峰和河流。在尼山附近,有一座古老的洞穴,上面刻有高高的字迹,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沿着陡峭的山路,可以看到一些松树和萝藤生长在上面。这里的宣圣宫已经废弃了很久,只有双龙石柱在杂草中显得格外突出。作者来到这里后,急忙赶路并停下来向尼山致敬,然后左右两边的台阶上布满了衣冠。
传闻往代事请祷,实生睿质照人寰。
吁嗟此事亦茫昧,圣作自与造化关。
这首诗描述了尼山的历史和传说。据说过去人们会来这里祈求神明,希望能够得到智慧和智慧。然而,这件事现在变得模糊不清,因为圣人的行为与他的自然法则紧密相关。
唐虞世远周辙降,淳朴既散无全完。
斯文在兹吾道幸,气数否极终当还。
泣麟悲凤身已老,手取六籍亲修删。
经书礼乐并覆载,彝伦叙矣民生安。
素王食报固当尔,云孙奕世真象贤。
只今庙貌就剥落,徒发歔欷清涕潸。
何当穹窿焕新制,万古千秋崇圣颜。
这首诗继续描绘了尼山的历史和文化。唐尧和虞舜的时代已经很久远了,周朝的车轮在这里降落。然而,这些淳朴的道德已经消失殆尽,无法完全保留下来。在这个时代里,我很高兴能够继承这份文化,因为运气的终结总会再次到来。虽然麒麟和凤凰的身体已经衰老,但是人们仍然可以学习六经并亲自修订它们。经书和礼仪音乐都是覆盖万物的存在,伦理秩序也得以确立,使得人民的生活安定幸福。古代的圣人得到了他应有的回报,他的后代也成为了真正的贤者。但是现在,尼山的庙貌已经破败不堪,只能让人发出惋惜和悲伤的情绪。什么时候能够重新建造新的庙宇,让它永远闪耀着光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