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名仙
诗句释义 题丹灶 - 题: 题写,此处指书写、记录之意。 - 丹灶: 通常指炼丹的炉灶,这里指的是炼丹之所,即仙翁修炼的地方。 仙翁元不死 - 仙翁: 对仙人的尊称。 - 元不死: 表示永远不老不死的意思。 遗迹俨然存 - 遗迹: 遗留下来的痕迹或事物。 - 俨然: 形容非常整齐、完美的样子。 - 存: 存在。 伏虎看丹灶 - 伏虎: 传说中伏于山中的虎。 - 看丹灶:
【注】云壑石壁:指山崖间云雾弥漫的岩壁上。 【注释】崖石势欲落:山崖上的岩石似乎要掉落下来。 【译文】 在高峻险峻的山峰上, 悬崖上岩石的形势好像要坠落。 人们仰望这奇峰,不由得产生奇异的想象。 我恭敬地拜谢天上的神仙, 神人的衣服和裙裳都映衬在山壁之上。 【赏析】 此诗是诗人登山观景而作。诗中写登临高峰,仰视奇险,俯察云壑,仰观飞泉,远眺群山之胜景。前两句写山高林密,气势磅礴,使人感到神奇
注释: 学士南迁极海滨,曾于此地数投缗。 学士南迁到南方的海滨,曾经在这里投放过钱币; 等闲不遣风流尽,片石犹存鸟篆新。 轻易地没有使这个地方的风情凋零,只是一片石头上还留有鸟形的篆字(碑铭)。 赏析: 此诗描绘了学士南迁后的所见所感。诗人在南渡后,看到故乡的景物,自然怀念家乡的风物人情,于是写下了这首诗。首句“学士南迁极海滨”,直接点明了诗人身份,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南渡后的生活状态:远离故土
【注释】 生公:即道生,东晋高僧。后经:指《维摩诘经》。维摩诘是古印度一位高僧,以“深奥”著称。《维摩诘经》有两卷,一卷为《入不二门》,一卷为《见宝塔品》,故称《维摩诘经》。 蛟龙:指水神。石潭:指石井。 骊珠:传说中一颗明珠。优钵花:一种香草,又名伽陵频婆果,花似莲而大,黄色,有香味。兰叶:兰花的叶子。 【译文】 提到说生公讲经后的事,蛟龙夜间游出石潭来倾听。 骊珠正照着维摩室
说到生公讲后经,蛟龙夜出石潭听。 骊珠正照维摩室,优钵花开兰叶青。
学士南迁极海滨,曾于此地数投缗。 等闲不遣风流尽,片石犹存鸟篆新。
崖石势欲落,令人发怪想。 载拜濡玄云,颜之衣裙上。
无名仙是明代的一位诗人,他的诗作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在文学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 无名仙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是理解其诗歌艺术的重要方面。无名仙生活在明朝时期,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这个时期的文人墨客们活跃于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各个层面,他们的诗歌往往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及个人的情感体验。因此,了解无名仙所处的历史背景,有助于更好地把握他的作品主题和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