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寅
诗句原文: 短笠登山自种茶,萦林石径树边邪。 百金自可侔封邑,千骑何劳拥鼓笳。 注释: - 短笠:简单的帽子,用来遮阳。 - 登山:在山上行走。 - 种茶:种植茶叶。 - 萦林:环绕着树林。 - 石径:由石头铺成的小路。 - 树边:路边。 - 邪:形容词,这里形容小路弯曲。 - 百金:一百两金子,表示金钱的价值。 - 侔:相当,相等。 - 封邑:古代帝王的领地。 - 千骑:一千名骑兵。 -
这首诗共有四句,按照题目要求,我们需要逐句进行解析: 1. 业桑树边绿草坐,刺桐花下碧瓷杯。 - 注释:在桑树旁的绿色草地上坐着,在刺桐花树下喝着碧色的瓷器杯子里的酒。 - 赏析:描绘了一个宁静的春日景象,人们在绿色的草地上休憩,享受着大自然的美景和宁静的时光。 2. 醉和农歌乐农暇,吴盐如雪点杨梅。 - 注释:喝醉了酒后和农民一起唱农歌,快乐地享受闲暇时光
注释:我自种青蓑衣,久已脱离了群。不把龙剑远从军,羞于将宝剑赠人。雨后的嫩苗已得到邻人的爱惜,烟草常常由小孩儿耕种。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诗人对春耕的描写,表达了自己远离家乡,无法亲自耕种的哀愁之情。首句"自著青蓑久离群",诗人说自己穿着青蓑衣,已经很久没有离开过这个群体了,这里的“青蓑”指的是农民所穿的衣服,而“青蓑久离群”则暗示了诗人长期生活在乡村之中,与世无争的生活状态
【注释】: 竹间樵径行应熟,花外渔舟望欲迷。 处处稻畦分落照,荷锹人去水禽啼。 译文: 竹林间的小路上,我已经走惯了,花开的地方,渔舟在远处,我正看得入迷。 田埂上到处是金黄的稻田,夕阳的余晖洒在田野上,荷花锄头的人离开后,水鸟们开始鸣叫。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春天里辛勤耕作的情景,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劳动的欢乐。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色彩和生动的形象来描绘出一幅幅美丽的田园画卷
注释:我躺在石门山下的野夫家,怀念朋友就像道路艰险。我喜欢在清凉的雨后朗诵清新的诗篇,唤醒我在白云间幽深的思绪。 赏析:这是一首怀友之作。首句写自己卧对石门山,怀思友人;二句写自己与道义相背,所以怀友其如道险艰;三句写自己在凉爽的雨后,诵读清新的诗篇,唤起了心中幽远的思念;四句写自己在云间的思念之情。全诗语言平实、质朴,却充满了深情,是作者对朋友深厚感情的表达
【注释】 黄峰:山峰,即黄峰山。岧峣(yáo qiāo):高耸、高大的样子。凌紫虚:凌驾于虚空之中。紫虚:道教称天帝所居之处。林堂:指读书的地方。绿壑(hè):深谷。丹崖:红色岩石的山崖,这里指庐山。匡庐:庐山别名。 【赏析】 此诗作于诗人晚年归隐期间,是代赠友人归乡之作。诗中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山水画面,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之情。 首句“黄峰岧峣凌紫虚”写黄峰山高耸入云,凌驾于虚空之中
【注释】 乱后江湖阻舟楫,衣冠强半寓山村:乱后,指战乱之后。江湖阻舟楫,意思是战乱之后,江河湖海的船只都被阻断,无法通行。衣冠强半寓山村:衣冠,代指士人。强半,将近、大多之意。寓,寄居。山村,山中的村落。 云山紫蕨那堪采,豺虎惊人翠谷昏:紫蕨,一种可食用的草药,生长在深山之中。豺虎,比喻残暴的统治者。惊,使……惊动,使……恐惧。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和何彦正同游庐山时所作的诗篇之一
注释1:闲与山氓日共谈:每天和山里人一起交谈。 注释2:往来溪北又溪南:指在南北两个地方来回走动。 注释3:何武定才堪:指何武的才能和品德都值得称赞。 赏析:这首诗是赞美太守劝农有功的,诗中通过描写诗人与山民的交流以及他们共同的努力使得农田得以丰收的景象,来表达作者对太守的赞赏之情
【注释】: 代赠李以洪归洪州:代指代诗,以洪是李以洪的号,归洪州是指李以洪从洪州返回。 象牙潭:指江中的象牙潭,即白沙洲。 石渡口:即石头渡口。 洲人洲上迎归楫:指在白沙洲的百姓在洲上迎接李以洪的归船。 山客山中劳远思:指远在山中的友人李以洪,为李以洪送行而思念他。 译文: 白沙洲的船帆已经飞过象牙潭,石头渡口的船只已到岸边。 白沙洲的百姓在洲上迎接你归来的船只,山中的友人为你远行而思念不已。
注释:雨后漫步在南涧之上,山田辽阔树木重重。绿色的烟雾延伸到水外,青翠的山峰插天边不尽。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春天田园风光的诗。首句“雨后逍遥南涧上”,描绘了诗人在雨后的宁静中漫步在南涧之上的情景,给人一种轻松、愉悦的感觉。第二句“山田漠漠树重重”,则进一步描绘了山田的广阔和树林的茂密,形成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面。第三句“绿拖烟外无穷水,青插天边不尽峰”,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