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峰岧峣凌紫虚,下有林堂宜读书。
绿壑丹崖迟君至,松巢不减住匡庐。
【注释】
黄峰:山峰,即黄峰山。岧峣(yáo qiāo):高耸、高大的样子。凌紫虚:凌驾于虚空之中。紫虚:道教称天帝所居之处。林堂:指读书的地方。绿壑(hè):深谷。丹崖:红色岩石的山崖,这里指庐山。匡庐:庐山别名。
【赏析】
此诗作于诗人晚年归隐期间,是代赠友人归乡之作。诗中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山水画面,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之情。
首句“黄峰岧峣凌紫虚”写黄峰山高耸入云,凌驾于虚空之中。黄峰山位于庐山南面,因山峰如黄钟而得名,又因山石色如黄金,故又称金钟山。这首诗中的黄峰山是虚构的,但作者却能如此准确地描绘出其雄伟壮丽的景象,可见其想象力丰富。
次句“下有林堂宜读书”则是说山下有一个幽雅的读书处所。林堂,指读书的地方,也泛指山林间的小屋或园林。在这里,黄峰山成为了一座巍峨的屏障,保护着这个读书处所,使其免受外界纷扰。而这个读书处所,则成为了一个宁静祥和的环境,让人能够专心致志地沉浸在书海之中,领略到知识的魅力。
第三句“绿壑丹崖迟君至”则描绘了庐山的自然景观。绿壑是指山间翠绿的山谷,丹崖则是指红色岩石的山崖。这句诗通过这两个词语,形象地勾勒出了庐山的秀丽景色,给人一种如诗如画的感觉。这里的“迟君至”,既指时间上的延宕,也暗含了对友人离去的惋惜之情。
最后一句“松巢不减住匡庐”则是说在山上建起了松树为巢的小窝,与庐山上的匡庐相媲美。这两句诗巧妙地将黄峰山与庐山联系起来,既表达了对黄峰山美景的喜爱之情,又暗示了友人即将离去的事实。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抒发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