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裕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所见的自然景观和人生感慨。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析: 述梦诗四十韵 聚散俄成昔,悲愁益自熬。 每怀仙驾远,更望茂陵号。 地接三茅岭,川迎伍子涛。 花迷瓜步暗,石固蒜山牢。 兰野凝香管,梅洲动翠篙。 泉鱼惊彩妓,溪鸟避干旄。 感旧心犹绝,思归首更搔。 无聊燃蜜炬,谁复劝金舠。 岚气朝生栋,城阴夜入濠。 望烟归海峤,送雁渡江皋。 宛马嘶寒枥,吴钩在锦韬。 未能追狡兔
以下是对李德裕诗《奉和韦侍御陪相公游开义五言六韵》逐句的解析: 1. 羊公追胜概:这句意味着诗人以羊公(羊祜)为榜样,追求卓越和卓越的成就。 注释:羊公,指晋朝名将羊祜。 2. 兹地暂逍遥:这里表达了诗人暂时在这里享受安逸的生活状态。 注释:兹地,这里;逍遥,悠闲自在。 3. 风景同南岘:此句意指这里的自然景色与南方的岘山相似。 注释:岘山,位于今湖北襄阳附近,是古代著名的游览胜地
【注释】 思:思念。山居:山间居住。偶成:偶然写成。咏,歌咏。邀:请。松阳子:指王维,字摩诘,太原人,官至尚书右丞。 【译文】 在山中住着,忽然想起往日的往事,我不禁感到惆怅、悲伤,于是写下了这首咏怀诗,请王摩诘一同作诗。 闲思昔岁事,忽忽念伊川。 闲思:悠然自得地思考。昔岁:过去的时光。忽忽:惆怅悲凉的样子。伊川:伊水之源,这里借指家乡洛阳。 乘月步秋坂,满山闻石泉。 乘月:借着月光行走
【注释】 ①剑外:指四川剑门以西地区。英:英秀的芽叶。九华,安徽贵池县西南,有著名的九华山。 ②缄题:封好寄去的题诗。下玉京:即下天台(在浙江天台山),唐时称天台为“玉京”。 ③碾:磨碎茶叶。乱泉声:指碾茶时水声杂乱。 ④半夜:指夜深之时。邀僧至:邀请和尚来。 ⑤孤吟:独自吟诵。对竹烹:用竹子作炊具煮茶。 ⑥碧流霞脚:指清澈见底的茶汤,像流霞一般美丽。霞脚,云彩的边缘。 ⑦香泛乳花轻
首夏清景想望山居 嘉树阴初合,山中赏更新。 禽言未知夏,兰径尚馀春。 散满萝垂带,扶疏桂长轮。 丹青写不尽,宵梦叹非真。 累榭空留月,虚舟若待人。 何时倚兰棹,相与掇汀苹。 注释:嘉树:好的树木。阴:树荫。初:刚刚。山中:山中的景色。禽言:鸟语。未知夏:不知是夏季。兰径:兰花的小路。散满:布满。萝垂带:指萝蔓下垂像衣带一样。扶疏:茂盛的样子。丹青:绘画用的颜料。写尽:画得十分逼真。宵梦:晚上做梦
又二绝 石上溪荪发紫茸,碧山幽蔼水溶溶。 菖花定是无人见,春日惟应羽客逢。 赏析: 文天祥(1236—1283),字宋瑞,一字履善,江西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人,南宋末期政治家、文学家、民族英雄。他的诗作中充满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和个人理想与信仰的坚定表达。 这首诗题为“又二绝”,共两首,每首都有其独特的意境和情感。第一首《石上溪荪发紫茸》通过描绘石上的菖蒲生长的情景
《伊川晚眺》是唐代文学家李德裕的一首诗作,描绘了桑叶初黄、梨叶红的秋景和伊川落日尽无风的宁静景象。下面对这首诗逐句进行详细释义: 1. “桑叶初黄梨叶红”:“桑叶初黄”指的是桑树上的叶子开始变黄,这是初秋时节的自然景象,暗示着季节的转变。而“梨叶红”,则是指成熟后的梨树叶片呈现出的红色,这种颜色对比增添了秋季特有的色彩。这两个自然元素的结合,不仅生动地勾勒出一幅秋天的田园风光图
弱岁时我就喜欢写词作诗,因此得到了明主的厚恩。 怀章过越时,建旆守吴门。 西圮阴难驻,东皋意尚存。 惭愧逾六百石,愧负五千言。 寄世知婴缴,辞荣类触藩。 欲追绵上隐,况近子平村。 邑有桐乡爱,山馀黍谷暄。 既非逃相地,乃是故侯园。 野竹多微径,岩泉岂一源。 映池方树密,傍涧古藤繁。 邛杖堪扶老,黄牛已服辕。 只应将唳鹤,幽谷共翩翻。 这首诗是诗人在担任浙东元相公使求青田胎化鹤时的感怀之作
【注】区囿:指帝王的园林。追昔赋文雅,从容游上才:追念从前作赋的高雅,从容地游玩在才华横溢之人之中。牛祸:指牛辅国被赐死的事件。羊孙:指羊昙(字季重)被赐死之事。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于建中四年(783)贬官郴州时所作,诗题中的“清冷池”就是郴江上的一座小石桥,位于郴江与耒水交汇处的东岸。《全唐诗》中收有《清冷池怀古》,但此诗更见工致,且有新意。 首联写自己对郴州风光的感受
【注释】 赠:赠送。圆明上人:佛教僧人,名不详。 远公:唐代诗人王维别号。 说易:谈论《周易》。 长松:古树名。 龙树:梵语“龙树”,意译为“龙”的树林。这里指印度龙树般若波罗蜜多经。 双轻:佛经中称佛陀说法时,声闻弟子如迦叶等皆以双膝着地跪拜。 海藏:指藏经阁。 导师:僧师。 化成空:佛家语,指一切法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译文】 王维给一位名叫圆明的僧人作诗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