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楷
注释:浮云在蜀山之上日复一日,石濑年复一年流淌着蜀水。我家就住在瞿塘峡下,习惯了风浪,不知道愁是什么滋味。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长江三峡地区壮丽的山水风光和当地渔民的生活状况。首句“浮云日日蜀山头”,以浮云为喻,展现了蜀山之高、云朵之白;次句“石濑年年蜀水流”,则刻画了石濑之静、流水之悠长。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既展现了自然的壮美,又表现了人民的生活状态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描绘了一个宴会上的热闹场景。下面逐句释义: 1. 高台秉烛看剑舞,四坐欢声杂鸣鼓。 - "高台"指的是一个较高的地点。"秉烛"意味着手持蜡烛。"看剑舞"指观赏着剑舞。"四坐"表示四周坐着的人。"欢声"指宴席上人们的欢笑声。"杂鸣鼓"说明宴会上还伴有音乐和鼓乐。 2. 酒阑罗袖动轻寒,门外萧萧杏花雨。 - "酒阑"意即宴会结束。"罗袖"代指宴会中的女子
《田园乐四首》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组诗歌,共有四首。这组诗描绘了农村的宁静与和谐,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乡村生活的美好。下面将简要介绍这首诗: 1. 原文: 绕砌一湾流水,当门数个长松。 烟中渔艇朝出,雨里人家夜舂。 2. 译文: 绕过院墙有一条小溪,门前有几颗高大的松树。 早晨烟雾中渔舟刚刚出发,雨夜中人们正在家中舂米。 3. 赏析: - 王维在《田园乐四首》中,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刻画
【注释】 1.“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4月5日至7日之间。2.“寒食”: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公历4月4日或5日,这天禁火,故称寒食。3.“桑阴”:指桑树的树荫。4.“独步”:单独行走的意思。5.“花影”:指窗纱上的花纹。6.“眠”:睡觉。 【赏析】 《田园乐四首》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组诗作品,共四首。这是其中的第二首。这首诗描绘了清明节时节农村的景象。 首句点明了时令,清明节正是春雨绵绵的时候
宫中杨柳戏青娥,不见葳蕤舞凤过。 怪底东风不相忌,隔墙吹送落花多。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宫中杨柳戏青娥,不见葳蕤舞凤过。”: - 宫中青娥:这里指宫女们。青娥在古代常用来称呼年轻女子,此处特指宫中的年轻女子。 - 杨柳戏:形容这些宫女以轻松的方式玩耍或嬉戏。 - 葳蕤舞凤过:葳蕤(wēi rí)通常描述植物茂盛的样子,此处可能比喻女子的仪态美好。舞凤是古代的一种舞蹈
【注释】 满川:满眼。啼鸟:鸣叫着的鸟。怨残红:因春天将尽而悲伤的鸟儿。水郭春园:在江南,城郊多有临水的花园。柳絮风:柳絮随风飘舞。草痕将绿:指春草即将返青。吴中:泛指南方地区,这里指苏州一带。 【赏析】 《江南春》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五言律诗,作于唐文宗开成三年(838),当时杜牧在宣州(今属安徽)任团练副使。这首诗写江南春景,抒发伤春之情。 首联“满川啼鸟怨残红,水郭春园柳絮风”两句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落日沧江雨 - 诗句解释:夕阳洒在江面上,形成美丽的景色。江雨指的是江上的细雨,给人一种宁静、清新的感觉。 - 关键词注释:沧江,意为宽阔的江水,给人一种宽广、深远的感觉;雨,指雨水,给人以生命和生长的气息。 - 赏析:这一句通过描绘江雨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清新的氛围,为下文的情感铺垫。 2. 东风废苑春 - 诗句解释:东风吹过废弃的花园
【注释】 罗帕:丝织品,用来擦拭或包东西。 朱樱:樱桃,红色的。 生寒:使天气更冷。 灯花:灯芯上结的花纹,这里比喻喜庆之事。 青煤:指炭火燃烧时冒出的烟,这里比喻喜事。 【赏析】 《古词》是唐代诗人张籍的作品。此诗写一位女子对新婚丈夫的思念之情。全诗四句,每句七个字,读起来流畅自如,音韵协调。 首句“罗帕凝香湿未干”,描写了女子在等待丈夫归来时的情景。她把手中的罗帕轻轻放在嘴边,细细地嗅着香气
青绫裙子试新裁,水面风吹拂拂开。 舟小身轻波复静,荷花荡里去还来。 注释: - 青绫裙子试新裁:用青绫制作的裙子尝试着做了新的衣服。 - 水面:指荷叶覆盖的水面。 - 风:这里指微风。 - 拂拂:轻轻地吹动、拂动的样子。 - 舟小:船小。 - 身轻:身体很轻盈。 - 波复静:水波又恢复了平静。 - 荷花荡:荷花丛生的池塘。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女子穿着新裁制的青色绫裙,在水面上乘船游玩的情景
注释:孤舟斜倚在夕阳下的村庄,一犁耕作的田地被暮雨笼罩;藤花纷纷飘落地面,桑叶郁郁葱葱地掩映着门扉。 赏析: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田园生活图景。前两句诗人以“孤棹”和“一犁”为画面主体,营造出一片清寂、恬淡的氛围。接着通过“藤花靡靡”“桑叶阴阴”,勾勒出一幅静谧的田园风光图。全诗语言平实,意境清新,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表现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