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棹斜阳水村,一犁暮雨平原。
藤花靡靡落地,桑叶阴阴闭门。
注释:孤舟斜倚在夕阳下的村庄,一犁耕作的田地被暮雨笼罩;藤花纷纷飘落地面,桑叶郁郁葱葱地掩映着门扉。
赏析: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田园生活图景。前两句诗人以“孤棹”和“一犁”为画面主体,营造出一片清寂、恬淡的氛围。接着通过“藤花靡靡”“桑叶阴阴”,勾勒出一幅静谧的田园风光图。全诗语言平实,意境清新,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表现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
孤棹斜阳水村,一犁暮雨平原。
藤花靡靡落地,桑叶阴阴闭门。
注释:孤舟斜倚在夕阳下的村庄,一犁耕作的田地被暮雨笼罩;藤花纷纷飘落地面,桑叶郁郁葱葱地掩映着门扉。
赏析: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田园生活图景。前两句诗人以“孤棹”和“一犁”为画面主体,营造出一片清寂、恬淡的氛围。接着通过“藤花靡靡”“桑叶阴阴”,勾勒出一幅静谧的田园风光图。全诗语言平实,意境清新,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表现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
【解析】 1.游金山——游览金山。金山:在今江苏省镇江市西北,金山寺为著名古刹,金山寺内建有大佛,是佛教圣地。2.山压中流寺绕山:金山寺坐落在长江入海口的江口之中。3.海涛送月到禅关:金山寺依山傍水,寺外有江有湖,江上潮来潮去,湖上月升月落。4.梵王下占冯夷国:梵王是佛教中的天帝,冯夷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水神,这里指佛祖降临人间,主宰一方。5.龙伯来登舍利坛:传说中龙伯国的国王来此登临高台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把握以及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然后结合题目要求进行赏析即可。此题要求考生逐句释义,并注意注释和译文的对应关系。 “百战功何在,荒城夕照间”,这两句是写诗人在战场上建功受赏,但如今却落得个无人赏识,只能回乡守着一座荒城,夕阳西下,一片萧条的景象。这两句诗既写出了诗人的得意之态,又流露出他的悲凉之感。 “角声千骑尽
《和赋得暮雨送李胄》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一首诗。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暮雨中送别李胄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之情。 微雨沧波路,孤舟薄暮时。 - 微雨:细雨,小雨;沧波:水波荡漾。 - 孤舟:孤独的小舟;薄暮:傍晚时分。 - 译文:细雨中,我站在水波荡漾的路上,等待着独自的小舟在傍晚时分到来。 - 注释:沧波:水波荡漾。孤舟:孤独的小舟。薄暮:傍晚时分。 雁迷归浦早,云湿度江迟。 - 雁迷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1. 步入金沙地,相邀坐竹林。 - 金沙地:形容土地肥沃、景色秀丽的地方。 - 相邀:邀请对方一起坐下。 - 竹林:指的是竹子茂密的地方。 2. 僧归青嶂寂,龙卧碧潭深。 - 青嶂:青色的山峦。 - 龙卧:形容山中的水像龙一样静止不动。 - 碧潭:清澈见底的潭水。 3. 石涧流春乳,松堂落午阴。 - 石涧:岩石上的小溪。 - 春乳:春天的露珠,比喻溪水清澈如乳。 -
【注释】 乐乡县:在今安徽省宿松县。 一千里:极言距离之远。 他乡:指远离家乡的异地。 征:出征。 乱山依远戍,寒日下孤城:形容边塞荒凉景象。 曕:同“燎”,点燃。 川原入望平:指视线所及之处都是平原。 不堪回首处:指令人不忍回忆的伤心事。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于唐玄宗天宝十一年(752)秋天离开长安时写的一首七言律诗。当时李白正在东游吴越,途经安徽乐安(即乐乡县),写下了这首感怀故国的诗篇
诗句翻译:玉门将军是秦陇的客人,十年没回过头,头发已经半白。夜晚听着陇水的声音,回忆起秦关;清晨在土城上听到羌笛声。羌笛声声中充满了送别边地的愁绪,陇水滔滔不绝地流淌。壮士们已耗尽了豪气,家中的人都期待他能封侯。每年虚建平边策,黄沙依然陇水头。 注释解释: - 玉门将军:指驻守在边境的将领。 - 秦陇客:秦陇地区的游子或士兵。 - 十载不归:十年没有回到故乡。 - 头半白:头发一半已经变白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益的《老将行》。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1. 少侍武皇亲幸时,天闲赤骠寻常骑。 年少侍奉皇帝的时候,常常骑着一匹悠闲自在的赤色骏马。 2. 当围一箭落双隼,万口啧啧称男儿。 在一次围攻战斗中,一箭射落了两只猛禽。众人纷纷称赞这是英勇的好男儿。 3. 天山夜捣单于垒,茐岭朝倾颉利师。 夜幕降临时突袭敌人阵地,清晨则攻克了敌人的军师。这里用“茐岭”指代高耸入云的山峰
诗句释义 1 别泪堕如丝:泪水像细丝一样落下。 2. 含情折柳枝:在离别时含着感情,折断柳枝。 3. 晚风花落处:傍晚时分,花瓣随着风飘落的地方。 4. 寒日马嘶时:寒冷的日光下,马儿嘶鸣的时候。 5. 记里知前路:记得路途中的距离,了解前路的情况。 6. 占程定后期:预定行程,安排后续的行程。 7. 百年能几日:人生能有多久? 8. 强半惜分离:大半时间都在珍惜彼此的离别。 译文
魏宫词 乍起金鱼钥,闲登铜雀台。 新欢犹未极,落日苦相催。 【注释】 乍起:刚刚打开 金鱼钥(yòu):古铜锁的钥匙形状像鱼 铜雀台:三国时曹操在邺城所建的宫殿,后被司马懿用作宴会场所 新欢:新的欢乐 极:尽 苦相催:苦苦地催促 【赏析】 这首诗以“魏宫词”为题,表面是谴责魏文帝宫中丑事,实则是借古讽今,影射、抨击唐玄宗霸占儿媳的秽行。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当时政治腐败和社会黑暗面的不满和批评之情
江南曲 忽得三巴信,郎归未有期。 只言风浪险,不是薄情儿。 注释: 江南曲:指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原诗是:“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首诗描绘了美丽的山水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赞美之情。 忽得三巴信:突然收到来自三巴的信。三巴,指四川一带,因为古时的巴蜀地区包括今天的四川、重庆、贵州等地。信,指消息、书信等。 郎归未有期:你回来的日子还没有确定。郎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生活图景,诗人在绿杨树下,门前的小路斜向远方。他闭门不出,远离尘世纷扰,手持拐杖,不时到邻居家串门。 注释: - 绿杨树头山近:绿杨树(杨树),山(靠近山),近(接近) - 闭户:关上门,不出外 - 不干俗虑:不关心世俗的事情 - 杖藜时到邻家:拿着拐杖去邻居家 译文: 在绿杨树旁,山近,门前的路斜向远方。我关上门不出,不再关心世俗的事情。我拿着拐杖
青绫裙子试新裁,水面风吹拂拂开。 舟小身轻波复静,荷花荡里去还来。 注释: - 青绫裙子试新裁:用青绫制作的裙子尝试着做了新的衣服。 - 水面:指荷叶覆盖的水面。 - 风:这里指微风。 - 拂拂:轻轻地吹动、拂动的样子。 - 舟小:船小。 - 身轻:身体很轻盈。 - 波复静:水波又恢复了平静。 - 荷花荡:荷花丛生的池塘。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女子穿着新裁制的青色绫裙,在水面上乘船游玩的情景
【注释】 满川:满眼。啼鸟:鸣叫着的鸟。怨残红:因春天将尽而悲伤的鸟儿。水郭春园:在江南,城郊多有临水的花园。柳絮风:柳絮随风飘舞。草痕将绿:指春草即将返青。吴中:泛指南方地区,这里指苏州一带。 【赏析】 《江南春》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五言律诗,作于唐文宗开成三年(838),当时杜牧在宣州(今属安徽)任团练副使。这首诗写江南春景,抒发伤春之情。 首联“满川啼鸟怨残红,水郭春园柳絮风”两句
【注释】 1.“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4月5日至7日之间。2.“寒食”: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公历4月4日或5日,这天禁火,故称寒食。3.“桑阴”:指桑树的树荫。4.“独步”:单独行走的意思。5.“花影”:指窗纱上的花纹。6.“眠”:睡觉。 【赏析】 《田园乐四首》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组诗作品,共四首。这是其中的第二首。这首诗描绘了清明节时节农村的景象。 首句点明了时令,清明节正是春雨绵绵的时候
《田园乐四首》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组诗歌,共有四首。这组诗描绘了农村的宁静与和谐,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乡村生活的美好。下面将简要介绍这首诗: 1. 原文: 绕砌一湾流水,当门数个长松。 烟中渔艇朝出,雨里人家夜舂。 2. 译文: 绕过院墙有一条小溪,门前有几颗高大的松树。 早晨烟雾中渔舟刚刚出发,雨夜中人们正在家中舂米。 3. 赏析: - 王维在《田园乐四首》中,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刻画
城南古意 白浪隐帘钩,清风闻棹讴。 看人惟看影,同泛不同舟。 已出东邻里,难逢南陌头。 谁知暮潮水,半作断肠流。 译文: 白浪轻轻掩盖着帘钩,清新的微风伴随着船歌。 观察他人只见其影子,我们共乘一条船却各自为政。 已经离开东边邻舍,难以再在南边的街头相遇。 谁能知道傍晚的潮水,一半成为令人心碎的流离。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夕阳余晖中,独自乘坐小船沿江而行的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