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压中流寺绕山,海涛送月到禅关。
梵王下占冯夷国,龙伯来登舍利坛。
晓日钟声催棹发,夕阳帆影送僧还。
何当直上浮图顶,万里沧溟一望间。
【解析】
1.游金山——游览金山。金山:在今江苏省镇江市西北,金山寺为著名古刹,金山寺内建有大佛,是佛教圣地。2.山压中流寺绕山:金山寺坐落在长江入海口的江口之中。3.海涛送月到禅关:金山寺依山傍水,寺外有江有湖,江上潮来潮去,湖上月升月落。4.梵王下占冯夷国:梵王是佛教中的天帝,冯夷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水神,这里指佛祖降临人间,主宰一方。5.龙伯来登舍利坛:传说中龙伯国的国王来此登临高台,以登高望远。6.晓日钟声催棹发:晨曦中寺庙里的钟声催人起驾启程。7.夕阳帆影送僧还:傍晚时分僧人乘船返回,夕阳映照下的帆影伴随着归途。8.浮图顶:即佛塔之顶,佛教徒朝拜的地方。9.沧溟:大海。
译文:
我登上了金山寺,寺座落在江心岛,背靠着山峰,环抱着江水。江上的涛声送来了月亮,到了寺庙的大门前。佛祖降临人间,掌管一方,冯夷国的水神也被他降服。龙伯国的国王也登上高台,遥看远方。清晨寺庙里的钟声响起,催促着我启航出发;夕阳西下,晚霞映红了天空,我乘着小舟回到了家乡。什么时候才能到达佛塔之巅,一览大海的浩渺无际呢?
赏析:
本诗写诗人游览金山寺的感受。金山寺坐落在长江入海口江心洲上,背倚北固山,面临大江,风景秀丽,景色宜人。“山围故国周遭在”,诗人首先从地理位置上勾勒金山寺的位置,突出它的独特之处;“一水中分白鹭洲”。诗人接着写金山寺四周的自然景观,进一步渲染出其景色之美,同时暗示出诗人对自然景物的喜爱之情。“海涛送月到禅关”,“禅关”指的是寺庙,这里写出了诗人登高望远时看到的景象。“梵王下占冯夷国”,诗人通过想象佛祖降临人间,掌管一方,冯夷国的水神也被他降服,表现出诗人对宗教信仰的虔诚和对佛祖的崇敬。“龙伯来登舍利坛”,传说中龙伯国的国王来此登临高台,以登高望远。“晓日钟声催棹发”,“夕阳帆影送僧还”。“晓日”、“夕阳”分别写出了诗人早晨和傍晚时分所见的景色,而“催棹发”和“帆影送僧还”则描绘出了诗人启航出发和乘舟归来的情景。“何当直上浮图顶,万里沧溟一望间。”诗人想象着自己将来能够直接登上佛塔的最高处——佛顶,放眼望去,就能看到万里大海,这既是诗人对自己未来的向往,也是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这首诗通过对金山寺庙观景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以及对于宗教的虔诚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