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门将军秦陇客,十载不归头半白。
夜闻陇水忆秦关,晓土城头听羌笛。
笛声呜咽送边愁,陇水滔滔日夜流。
壮士三千豪气尽,家人翘首望封侯。
年年虚建平边策,依旧黄沙陇水头。
诗句翻译:玉门将军是秦陇的客人,十年没回过头,头发已经半白。夜晚听着陇水的声音,回忆起秦关;清晨在土城上听到羌笛声。羌笛声声中充满了送别边地的愁绪,陇水滔滔不绝地流淌。壮士们已耗尽了豪气,家中的人都期待他能封侯。每年虚建平边策,黄沙依然陇水头。
注释解释:
- 玉门将军:指驻守在边境的将领。
- 秦陇客:秦陇地区的游子或士兵。
- 十载不归:十年没有回到故乡。
- 头半白:头发一半已经变白,形容长时间在外的辛劳与思念。
- 夜闻陇水:夜晚听到了陇水(流经甘肃东部和陕西南部的河流)的声音。
- 忆秦关:回想起秦时的关隘,这里可能是指边关或古道。
- 晓土城头:“晓”指天刚亮的时候,“土城头”指的是古代戍边的土墙和城墙。
- 羌笛:一种西部民族的乐器,常被用作边塞诗中的意象,象征着荒凉和孤独。
- 鸣咽:声音低沉而悲伤。
- 边愁:因边塞而产生的忧愁。
- 陇水滔滔日夜流:陇水持续不断地流动,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对家乡的深深思念。
- 壮士三千:描述了一个庞大的军队或众多英勇的士兵。
- 家人翘首望封侯:家人都在期盼着他能够封侯(获得官职和爵位),这是一种对忠诚和功绩的渴望。
- 年年虚建平边策:每年虚设平定边疆的策略。
- 依旧黄沙陇水头:尽管策略被虚设,但战争仍在继续,战争的痕迹仍然可见在黄沙和陇水之间。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戍边士兵们生活状态的描绘,表达了他们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以及对和平生活的渴望。诗中通过对比长安少年、陇上行人和关西老将三种类型的人物,以及戍楼看星、月夜吹笛、驻马流泪等边塞生活场景,构建了一种寂寞悲凉的意境,反映了艰苦的生活条件和内心的矛盾情感。诗歌的语言简洁而充满力量,通过对自然景象和日常生活细节的描写,传达了作者深沉的情感和对国家边疆的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