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日日蜀山头,石濑年年蜀水流。
家住瞿塘三峡下,惯经风浪不知愁。
注释:浮云在蜀山之上日复一日,石濑年复一年流淌着蜀水。我家就住在瞿塘峡下,习惯了风浪,不知道愁是什么滋味。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长江三峡地区壮丽的山水风光和当地渔民的生活状况。首句“浮云日日蜀山头”,以浮云为喻,展现了蜀山之高、云朵之白;次句“石濑年年蜀水流”,则刻画了石濑之静、流水之悠长。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既展现了自然的壮美,又表现了人民的生活状态。
浮云日日蜀山头,石濑年年蜀水流。
家住瞿塘三峡下,惯经风浪不知愁。
注释:浮云在蜀山之上日复一日,石濑年复一年流淌着蜀水。我家就住在瞿塘峡下,习惯了风浪,不知道愁是什么滋味。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长江三峡地区壮丽的山水风光和当地渔民的生活状况。首句“浮云日日蜀山头”,以浮云为喻,展现了蜀山之高、云朵之白;次句“石濑年年蜀水流”,则刻画了石濑之静、流水之悠长。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既展现了自然的壮美,又表现了人民的生活状态。
【解析】 1.游金山——游览金山。金山:在今江苏省镇江市西北,金山寺为著名古刹,金山寺内建有大佛,是佛教圣地。2.山压中流寺绕山:金山寺坐落在长江入海口的江口之中。3.海涛送月到禅关:金山寺依山傍水,寺外有江有湖,江上潮来潮去,湖上月升月落。4.梵王下占冯夷国:梵王是佛教中的天帝,冯夷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水神,这里指佛祖降临人间,主宰一方。5.龙伯来登舍利坛:传说中龙伯国的国王来此登临高台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把握以及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然后结合题目要求进行赏析即可。此题要求考生逐句释义,并注意注释和译文的对应关系。 “百战功何在,荒城夕照间”,这两句是写诗人在战场上建功受赏,但如今却落得个无人赏识,只能回乡守着一座荒城,夕阳西下,一片萧条的景象。这两句诗既写出了诗人的得意之态,又流露出他的悲凉之感。 “角声千骑尽
《和赋得暮雨送李胄》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一首诗。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暮雨中送别李胄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之情。 微雨沧波路,孤舟薄暮时。 - 微雨:细雨,小雨;沧波:水波荡漾。 - 孤舟:孤独的小舟;薄暮:傍晚时分。 - 译文:细雨中,我站在水波荡漾的路上,等待着独自的小舟在傍晚时分到来。 - 注释:沧波:水波荡漾。孤舟:孤独的小舟。薄暮:傍晚时分。 雁迷归浦早,云湿度江迟。 - 雁迷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1. 步入金沙地,相邀坐竹林。 - 金沙地:形容土地肥沃、景色秀丽的地方。 - 相邀:邀请对方一起坐下。 - 竹林:指的是竹子茂密的地方。 2. 僧归青嶂寂,龙卧碧潭深。 - 青嶂:青色的山峦。 - 龙卧:形容山中的水像龙一样静止不动。 - 碧潭:清澈见底的潭水。 3. 石涧流春乳,松堂落午阴。 - 石涧:岩石上的小溪。 - 春乳:春天的露珠,比喻溪水清澈如乳。 -
【注释】 乐乡县:在今安徽省宿松县。 一千里:极言距离之远。 他乡:指远离家乡的异地。 征:出征。 乱山依远戍,寒日下孤城:形容边塞荒凉景象。 曕:同“燎”,点燃。 川原入望平:指视线所及之处都是平原。 不堪回首处:指令人不忍回忆的伤心事。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于唐玄宗天宝十一年(752)秋天离开长安时写的一首七言律诗。当时李白正在东游吴越,途经安徽乐安(即乐乡县),写下了这首感怀故国的诗篇
诗句翻译:玉门将军是秦陇的客人,十年没回过头,头发已经半白。夜晚听着陇水的声音,回忆起秦关;清晨在土城上听到羌笛声。羌笛声声中充满了送别边地的愁绪,陇水滔滔不绝地流淌。壮士们已耗尽了豪气,家中的人都期待他能封侯。每年虚建平边策,黄沙依然陇水头。 注释解释: - 玉门将军:指驻守在边境的将领。 - 秦陇客:秦陇地区的游子或士兵。 - 十载不归:十年没有回到故乡。 - 头半白:头发一半已经变白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益的《老将行》。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1. 少侍武皇亲幸时,天闲赤骠寻常骑。 年少侍奉皇帝的时候,常常骑着一匹悠闲自在的赤色骏马。 2. 当围一箭落双隼,万口啧啧称男儿。 在一次围攻战斗中,一箭射落了两只猛禽。众人纷纷称赞这是英勇的好男儿。 3. 天山夜捣单于垒,茐岭朝倾颉利师。 夜幕降临时突袭敌人阵地,清晨则攻克了敌人的军师。这里用“茐岭”指代高耸入云的山峰
诗句释义 1 别泪堕如丝:泪水像细丝一样落下。 2. 含情折柳枝:在离别时含着感情,折断柳枝。 3. 晚风花落处:傍晚时分,花瓣随着风飘落的地方。 4. 寒日马嘶时:寒冷的日光下,马儿嘶鸣的时候。 5. 记里知前路:记得路途中的距离,了解前路的情况。 6. 占程定后期:预定行程,安排后续的行程。 7. 百年能几日:人生能有多久? 8. 强半惜分离:大半时间都在珍惜彼此的离别。 译文
魏宫词 乍起金鱼钥,闲登铜雀台。 新欢犹未极,落日苦相催。 【注释】 乍起:刚刚打开 金鱼钥(yòu):古铜锁的钥匙形状像鱼 铜雀台:三国时曹操在邺城所建的宫殿,后被司马懿用作宴会场所 新欢:新的欢乐 极:尽 苦相催:苦苦地催促 【赏析】 这首诗以“魏宫词”为题,表面是谴责魏文帝宫中丑事,实则是借古讽今,影射、抨击唐玄宗霸占儿媳的秽行。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当时政治腐败和社会黑暗面的不满和批评之情
江南曲 忽得三巴信,郎归未有期。 只言风浪险,不是薄情儿。 注释: 江南曲:指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原诗是:“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首诗描绘了美丽的山水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赞美之情。 忽得三巴信:突然收到来自三巴的信。三巴,指四川一带,因为古时的巴蜀地区包括今天的四川、重庆、贵州等地。信,指消息、书信等。 郎归未有期:你回来的日子还没有确定。郎
诗句注释与译文 《竹枝词·其一》赏析 一丸捻就作婵娟,引得游人绝爱怜。 常把桃花坞中土,换来仕女几多钱。 注释: 1. 婵娟:指美丽的女子,这里泛指女性。 2. 游人:游客。 3. 桃花坞:指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常用以比喻美丽动人的地方或事物。 4. 土:土地、土壤。 5. 仕女:古代宫廷中的妇女,此处指美女。 6. 几多钱:多少金钱,意即用多少钱可以购买到这个美女。 译文: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能力。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榴红蒲绿过端阳”意思是端午节过后,榴花红了,蒲草也长绿了,端午过后就是农历的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龙舟竞渡的日子。“齐看龙船到北塘”意思是在这一天,人们纷纷聚集在北塘观看壮观的龙舟赛。“香泛湖帘红粉隐”意思是龙舟上飘散着浓郁的花香,湖面上的红粉佳人也隐入画舫之中
诗句输出:一丸捻就作婵娟,引得游人绝爱怜。 译文:一颗小丸子就能制作出美丽的女子形象,吸引了众多游人的喜爱和怜惜。 注释:这里的“婵娟”是指美丽的女子,“拈就”是捏制的意思。诗中通过“一丸捻就作婵娟”描绘了制作美人的巧妙与美丽。而“引得游人绝爱怜”表达了美人的魅力足以吸引无数游人为之倾倒。 赏析:此诗以生动形象的手法展现了古人对美人的赞美之情。诗人通过对美人的细腻描绘
注释: 竹枝词,是唐代民歌的一种,多以男女爱情为主题。其三,可能是作者的第三首描写采莲女的诗。秋风唱彻采莲歌,更向菱塘泛碧波。意思是说,在秋高气爽的时候,女人们唱着采莲歌,去菱塘边泛舟游玩。绛帻吴鸡初斗罢,香苞抉出海珠多。意思是说,天刚亮的时候,吴地的公鸡就打鸣了,而女人们的采莲筐里已经装满了新鲜的莲子。这里的“香苞”指的是采莲时采摘的莲花。海珠,是指莲花中的莲子,因为莲子的形状像海珠一样圆润。
竹枝词 其六 清溪十里水洋洋,溪畔轻烟锁绿杨。 仙女扁舟何处去,晚风渔网挂斜阳。 注释: - "竹枝词":这是一种中国古代的民间歌曲,通常以七言绝句的形式出现。 - "其六":指的是这首诗的第六个版本。 - "清溪十里水洋洋":形容清澈的溪流蜿蜒曲折,水面宽广,波浪荡漾。 - "溪畔轻烟锁绿杨":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微风吹拂着轻烟般的薄雾,环绕在绿色的杨柳树旁。 - "仙女扁舟何处去"
东南巨浸首鹅湖,绝妙烟波万叠图。 云外青山遥映带,风光得似邑西无。 注释:东南面是浩瀚的洞庭湖水,第一幅描绘的是洞庭湖上美丽的风景。烟波万叠,指洞庭湖上水波层层、连绵不断。云外青山遥映带,形容山势高远,云雾缭绕。风光得似邑西无,形容这里的风景美得像不像邑西。邑:古县名
【注释】 1. 郎:指丈夫。去:离去。江东:古地名,今江苏省长江以东地区。江水秋:指秋天的江面。2. 妾家:指妻子家或妻子所在的女子。荡桨:划船。湖西头:泛指西湖边。3. 江湖:指广阔的江河。无情水:没有情感的水,这里借喻不相识的人。不作:不能成为。烟波:雾气弥漫的大波浪。4. 作:成为
【注释】 1.淳风:指淳于棼,晋代的隐士。 2.城垣:城上的矮墙。 3.柴炭:烧火用的木柴。担(dàn)重:挑着重物。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位山居者的隐逸生活。前两句是说淳风喜欢隐居,他的房子就像一座山,四周用青松做围墙,用竹子做篱笆。后两句写这位隐者的生活。他到集市上去,许多是山里的客人,都挑着柴、炭、米等东西来卖。作者对这位山居者的隐逸生活作了肯定,并指出隐逸生活也有其积极的一面
【注释】 丛残诗碣:丛残的诗歌碑碣。 倚颓垣:靠在墙边。 姓氏传讹竹素园:姓字传讹,是说姓刘的人误写成了姓竹的,而“素园”是刘向的门客,这里借指刘向。 记否严陵投赠句:记得严子陵在临别的时候对孙权说过什么话吗? 南窗家世本苏门:南窗,是说苏轼曾经住在南方(今江苏一带)。 【赏析】 这首诗的作者是北宋诗人张舜民。张舜民是范仲淹幕府中人。他的这首《和王风喈韵六十首》是他与王风喈唱和之作
以下是对《竹枝词·其一·和王凤喈韵六十首》逐句的翻译: - 练祁秋涨接空蒙。 【注解】练祁:地名;秋涨:秋水上涨,泛指秋季;接:承接;空蒙:天空中云雾缭绕的景象。 - 望里微茫是海东。 【注解】望里:眺望远方;微茫:朦胧不清;海东:大海的东边。 - 短棹远冲烟树外,绿蓑渔子话乡风。 【注解】短棹:短桨;冲:冲破;烟树外:烟雾缭绕的树木之外;绿蓑:绿色雨衣;渔子:打鱼的人;话乡风
诗句原文: 危石才通鸟道,空山更有人家。 寻张逸人何处,柴门流水桃花。 注释: - 危石:高高的岩石。 - 通:只有;仅能。 - 鸟道:指仅有的可以供鸟飞过的小路。 - 空山:空旷而寂静的山。 - 更有:还有。 - 人家:住宅、住所。 - 柴门:指简陋的木门。 - 流水:指小溪水。 - 桃花:一种美丽的花朵。 赏析: 此诗描写了一座山居的景象,通过描绘山中的险石,空寂的山谷
诗句释义: 1. "半空削出青芙蓉,直上烟霄几万重" - 这句话描述了山峰从云雾中突出的景象,仿佛是从天空直接上升至云端。"半空削出"形容山峰高耸入云,如同削出的一般;"青芙蓉"则可能是指山上的植被,颜色鲜明如芙蓉花,而"直上烟霄几万重"则描绘了山峰之高,几乎直达云霄之上。 2. "汉畤尚传天子柏,秦封已改大夫松" - 这是对历史遗迹的描述,汉朝时期曾有皇帝在泰山封禅祭天,那时种植的是柏树
资圣寺重光井 石井荒凉古寺边,偶因凿翠得甘泉。 断碑剥落埋衰草,犹记将军舍宅年。 翻译: 资圣寺边的古老井水枯竭,偶尔因为挖掘而得到甘泉。断裂的石碑已经腐烂,被枯萎的草淹没。但还记得曾经有位将军在此建造了房屋。 注释: 资圣寺:寺庙名,位于今河南省登封市西北。 石井:指井水,井水枯竭,故称石井。 荒古寺边:荒废的古寺在寺庙边缘。 偶因凿翠得甘泉:偶然因为开凿翠绿的山石而得到了清泉。 断碑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作品。全诗共八句,每句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情感。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贵贱终归一抔土,请看北邙山上墓。(第一句) 墓地渐多闲地稀,卜兆谁能择佳处。(第二句) 羲和西奔光景促,休羡高堂与华毂。(第三句) 昨日尊前欢笑人,今宵地下凄凉宿。(第四句) 古人旧墓洛城东,今人新冢更相逢。(第五句) 悬旌挂纸城隅路,折尽长条无茂树。(第六句) 新人归葬免经营,尽取古人旧羊虎
. 洛阳道中:这是第一句,描写的是诗人在洛阳大道上行走的情景。洛阳,古时为东都,今河南省洛阳市。道中,即路上。 2. 日暮香风多:第二句,描绘了日落时分,洛阳大道上飘散的香气。香风,即香气。 3. 下客驻巾舄(xì):第三句,描述了下等宾客停下脚步,取下头上的头巾和鞋子休息。下客,即地位较低的宾客。巾舄,是古代的一种头饰和鞋履。 4. 上客停佩珂(kē):第四句,描绘了上等宾客停下脚步
诗句翻译:玉门将军是秦陇的客人,十年没回过头,头发已经半白。夜晚听着陇水的声音,回忆起秦关;清晨在土城上听到羌笛声。羌笛声声中充满了送别边地的愁绪,陇水滔滔不绝地流淌。壮士们已耗尽了豪气,家中的人都期待他能封侯。每年虚建平边策,黄沙依然陇水头。 注释解释: - 玉门将军:指驻守在边境的将领。 - 秦陇客:秦陇地区的游子或士兵。 - 十载不归:十年没有回到故乡。 - 头半白:头发一半已经变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