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邦奇
迎春三首其一 二曜(日月)递升降,阴阳互推移。 阴阳各异致,平均乃其归。 君看至赜里,象数无偏奇。 凝寒既已极,冉冉生光晖。 庶形自终始,谁能测其机。 苍天不自言,知天一何希。 释义: 1. 二曜(日月)递升降,阴阳互推移。日月交替升降,阴阳相互作用,推动着宇宙万物的运行。 2. 阴阳各异致,平均乃其归。世间万物都是由阴阳两种基本力量构成,它们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但最终都归于平衡。 3.
注释: 1. 宦情羁思水云乡:宦情,官场上的情意;羁思,思乡之情。水云乡,指江南水乡。 2. 翘首天阍(kūn)路渺茫:翘首,抬头仰望;天阍,指皇帝居住的地方;路渺茫,道路遥远难辨。 3. 山鸟自鸣花自发:山鸟,山中的鸟儿;自鸣,自己发出声音;花自发,花儿自然开放。 4. 满船风雨度潇湘:满船,船上装满了风雨;潇湘,指湖南一带的山水。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江南水乡官居时所作
这首诗的原文是这样的: 淮角楼 历尽湖山兴未降,袁宏何处倚吟艭。 夜深淮角楼边月,直照东南扬子江。 注释: 1. 淮角楼: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是三国时期蜀将马谡驻守合肥时所修的城楼。 2. 历尽湖山:经过了许多山水。 3. 兴未降:兴致没有减退。 4. 袁宏:指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 5. 吟艭:泛指诗歌。 6. 夜深:深夜。 7. 扬子江:古称长江,因流经扬州而得名。 赏析:
【注释】 胜会:盛事,盛会。臻:达到。方广寺:位于今广西柳州市的一座寺庙。简严太史:即张简严(1536-1607),明末清初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赏析】 这首诗是张简严于明崇祯三年(1630)游访广西柳州方广寺时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诗中以雄奇豪健之笔,描绘了方广寺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景观,表达了作者游览方广寺时的观感。 首联“胜会臻名流”,诗人开篇便以“胜会”点明此次游览的盛况
【注释】: 悠悠天地间,万里亦人世。——指天地虽大,而人生却如过客一般,在万里之外也有自己的生活。 人世无险夷,所贵展心意。——人世间没有危险和困境,只要我们能尽情地表达自己的心志就好。 况子抗忠言,投荒本非愧。——更何况你坚持说真话,即使被流放到荒僻之地也不应该感到惭愧。 何事当别离,使我心如醉。——为什么要离别呢?让我的内心如同沉醉一般。 岂为儿女情,徒滋生别泪
注释: 迎春三首 其二 去冬大江南,积雪平茅屋。 经年理丝者,褐短不掩腹。 惟见貂裘子,环炉向𨤍醁。 一饮千黄金,弃置纨与縠。 沉思终永夜,感叹泪盈掬。 青春获我心,暖气先穷谷。 赏析: 这首词描写的是春天来临,人们开始忙于耕种的情景。上片写冬天过去,大地解冻,农民们开始忙碌起来;下片写他们辛勤劳作的情景以及他们的辛苦生活。全词通过生动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农民们的同情和关心
【注释】 下峡:指三峡下游的险滩。 乘桴:坐船或筏子。 支危:山峰高而险峻。攫(攫)虎豹:比喻山势陡峭如同猛兽一样。逐驶:追逐。 滩声混:水声混杂。晴雨:天气晴朗和多云。 峰影:峰峦的影子。淆(xiáo)晦明:混淆昏暗与明亮。 不见:不出现。星月:指星星和月亮。 甬东:即甬道,指从四川奉节到湖北宜昌的长江三峡航道。 凄凄:形容心情悲伤。湘水:指湖南省境内的湘江,流经长沙、湘潭等城市。 庭闱:朝廷
祝融峰 危峰逾万仞,众峰不敢并。 祝融峰,高耸入云的山峰。“危峰逾万仞”,意指这座山峰之高峻,仿佛直插入云霄,无法与周围的其他山峰相提并论。“众峰不敢并”,表达了山峰的威严和独特性,即使是众峰也不敢与之媲美。 到此得大观,超然称心境。 站在山顶,放眼望去,可以欣赏到壮丽的景色,感受到一种超然脱俗的境界。“到此得大观”,意指站在山顶可以一览众山小,领略到大自然的壮丽景色。“超然称心境”
【注释】 次惟静叔韵二首:指杜甫《题杜位宅》诗。 茅堂对东壁:茅屋对着东面的墙壁。茅,茅草屋;堂,堂屋;东壁,东边的墙壁。 远天明黛额:远远的天边露出青色的山峦。黛,青黑色的颜料。额,山的轮廓。 渺然思丹砂:悠然地想到丹砂。渺然,遥远的样子;丹砂,丹石,即红石。 何劳歌白石:何必唱起白石的曲子呢?白石,《楚辞·招隐士》:“余不忍为此态也,愿登太一之广都,与神俱归兮,乘虹浮云。”这里借指隐居山林。
送王宜学编修谪官三河驿(其二) 若华照四海,霭霭凝浮阴。 挥之不可得,忧心日钦钦。 岭南多佳树,隆冬见青林。 去去远垢氛,聊以澄烦襟。 绿衣无怨言,白华多苦心。 愿子崇明德,永言终令音。 注释: - 若华:指太阳。照四海:照耀四海。霭霭:云雾缭绕的样子。 - 挥之不可得:形容太阳无法被抓住或控制。 - 忧心日钦钦:忧虑的心情越来越沉重。 - 岭南:古代南方地区,这里指中国广东、福建一带。多佳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