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桴下三峡,山水分峥嵘。
支危攫虎豹,逐驶奔蛟鲸。
滩声混晴雨,峰影淆晦明。
不见星月光,但闻猿狖声。
迢迢甬东路,凄凄湘水情。
庭闱属遥想,鱼雁久沉冥。
缅怀易播人,古道今谁并。

【注释】

下峡:指三峡下游的险滩。

乘桴:坐船或筏子。

支危:山峰高而险峻。攫(攫)虎豹:比喻山势陡峭如同猛兽一样。逐驶:追逐。

滩声混:水声混杂。晴雨:天气晴朗和多云。

峰影:峰峦的影子。淆(xiáo)晦明:混淆昏暗与明亮。

不见:不出现。星月:指星星和月亮。

甬东:即甬道,指从四川奉节到湖北宜昌的长江三峡航道。

凄凄:形容心情悲伤。湘水:指湖南省境内的湘江,流经长沙、湘潭等城市。

庭闱:朝廷,这里指作者所在的朝廷。属:思念、惦记。遥想,设想。

鱼雁:古代书信的代称。沉冥:沉没,消失。

缅怀:回忆。易播人:指古人中容易传播美名的人。

古道:古人所修的道路。今:现在的。谁并:谁能够并驾齐驱。并,并肩行走。

【译文】

乘着筏子顺流而下,穿越了三峡险滩,两岸山脉高低错落,峰峦起伏,宛如一幅巨大的山水画卷。山峰高耸陡峭,仿佛猛兽在咆哮,江水奔腾汹涌,仿佛蛟龙在翻腾。水声混杂着晴天和雨天的声响,山峰的影子也随着天色的明暗而变化。看不到星星月亮的光辉,只能听到猿猴的啼叫;沿着曲折的山路行进,心中充满了凄凉之情,怀念远方的家人朋友。朝廷中的人都在思念远方,那些书信往来的人已经很久没有联系了。回忆起古人中的那些名声传扬四海的人,现在还有谁能够与之并驾齐驱呢?

【赏析】

本诗是诗人游历三峡时所作的一首抒情诗。诗中描绘了三峡壮丽的自然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及亲人的思念之情。全诗以写景为主,情感深沉,意境悠远,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首联“乘桴”二字点明游历之地,为下文的写景作铺垫。三峡水流湍急,舟行其中如履薄冰,因此诗人以“下”字来形容自己的心情,表示了对自己安危的担忧以及对大自然力量的敬畏。同时,这也暗示了接下来的景色将十分壮阔。

颔联“支危攫虎豹,逐驶奔蛟鲸”进一步描绘了三峡的壮观景象。这里的“支危”、“攫虎豹”和“逐驶”都是夸张的说法,形容山势的高峻和水流的湍急,给人一种震撼之感。而“山水分峥嵘”则进一步突出了三峡的雄伟与壮丽。

颈联“滩声混晴雨,峰影淆晦明”,诗人将自然景观与人的情感相结合,表达了自己在三峡中的所见所闻所感。这里的“滩声混”指的是江水的波涛声与风声相互交织,形成了一种复杂的声音环境;“峰影淆”则是说山峰的影子在风雨中时隐时现,让人无法辨认;而“不见星月光”则更强调了三峡夜晚的黑暗与寂静。

尾联“迢迢甬东路,凄凄湘水情”表达了诗人离开三峡后的心境。甬道是一条连接四川奉节和湖北宜昌的公路,诗人在这里留下了自己的足迹。而“凄凄”一词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愁。最后一句“庭闱属遥想,鱼雁久沉冥”,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这里的“庭闱”指的是家乡所在的朝廷,而“鱼雁”则是书信的意思。诗人通过这样的表达,将自己的思乡之情推向了高潮。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以及内心深处的哀愁与思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