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浦收夜雷,老龙仍卧矣。
雨色生夏寒,晨风薄罗绮。
携舟向远山,村店类廛市。
波恬若铺席,倚篷如隐几。
濯濯江柳长,森森冢松稚。
新苗刺平畴,麦秀旷盈视。
树覆川更幽,鸟呼云欲起。
凫鹥自浮沉,冈峦漫推倚。
忆昨游全荆,岁驰千万里。
衡山五方岳,洞庭天下水。
吾乡此山川,大小非伦拟。
幽事亦不稀,触目总元理。
沧溟在东南,茫洋大无比。
有兴欲乘桴,谁为由也喜。

《雨后过东乡即事》是明代诗人张邦奇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下面将逐句对这首诗进行解读。

  1. 诗句原文及翻译
  • “盆浦收夜雷,老龙仍卧矣。”:在盆浦,夜晚的雷电声已经停止,但那条老龙仍旧沉睡不醒。
  • “雨色生夏寒,晨风薄罗绮。”:雨后的天空显得更加清凉,晨风轻轻吹拂着人们身上的轻薄罗衣。
  • “携舟向远山,村店类廛市。”:我带着小船向着远处的山峦前行,周围的乡村小店如同繁忙的市场一般热闹。
  • “波恬若铺席,倚篷如隐几。”:江面上水波平静得仿佛是一床大被平铺开来,靠在船篷上就像是坐在一个隐逸者的矮几旁。
  • “濯濯江柳长,森森冢松稚。”:江边的杨柳长得又高又壮,坟墓上的松树依然保持着青春的模样。
  • “新苗刺平畴,麦秀旷盈视。”:田间的新绿苗儿争奇斗艳,麦田中金黄的麦浪让人目不暇接。
  • “树覆川更幽,鸟呼云欲起。”:树木掩映下的河流更加幽深,鸟儿的鸣叫声似乎在呼唤着云朵一起腾飞。
  • “凫鹥自浮沉,冈峦漫推倚。”:野鸭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动,山峦在云雾中时隐时现,构成了一幅宁静的画面。
  • “忆昨游全荆,岁驰千万里。”:回忆起以前游历全州的经历,那一年我奔波了整整万里。
  • “衡山五方岳,洞庭天下水。”:衡山作为中国五大名岳之一,洞庭湖则是天下之水之源。
  • “吾乡此山川,大小非伦拟。”:我的家乡这里山川秀丽,虽然大小与其他地方不同,但各有特色。
  • “幽事亦不稀,触目总元理。”:这里的幽静景色并不稀少,只要仔细观察,总能领悟到自然的道理。
  • “沧溟在东南,茫洋大无比。”:大海在东南方向,浩渺无边,其壮丽令人叹为观止。
  • “有兴欲乘桴,谁为由也喜。”:有了出游的念头,想要借助一根筏子,不知道谁会愿意与我同行。
  1. 关键词解释
  • “盆浦”:地名,位于浙江宁波市象山县南。
  • “夜雷”:指夜间雷电。
  • “老龙”:比喻顽固不化的人或物。
  • “罗绮”:华丽的服饰。
  • “轩窗”:指窗户。
  • “苍茫”:广阔无垠。
  • “沧溟”:大海。
  • “茫洋”:浩瀚的水域。
  • “桴”:古代的一种竹制的渡水工具。
  1. 诗词赏析
  • 艺术手法:诗歌以写景为主,运用了细腻的描述手法,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 情感表达:诗中的“忆昔游全荆”,回忆过去的旅行经历,流露出作者对过往岁月的留恋之情。“岁驰千万里”则展现了作者对旅途的感慨和对远方的向往。

张邦奇的这首《雨后过东乡即事》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远的情感内涵,展现了明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于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