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邦奇
登天封塔 玉笋棱层矗画图,兴来轻步倩谁扶。 东窥溟渤惟青霭,西接昆崙有紫衢。 星月一天人啸起,风烟万里鹤飞孤。 凌虚如在金茎表,携取方平十二壶。 注释: - 玉笋棱层矗画图:形容天梯的石阶如同玉石般棱角分明,层层叠叠,宛如一幅精美的画作。 - 兴来轻步倩谁扶:兴致盎然时,轻快地迈出步伐,不知是谁在一旁搀扶着我。 - 东窥溟渤惟青霭:向东远眺,只见溟渤之水(大海或湖泊)上空弥漫着淡淡的雾气。 -
游天竺 淡烟微雨笼罩苏堤,好友相伴任马西行。 花竹静观人踪断续,楼台清映树高低。 两峰春气催黄鸟,九里松涛下碧溪。 山中僧人最懂客意,夕阳浑欲驻招提。 注释: 1. 澹烟微雨笼罩苏堤:淡烟微雨指淡淡的烟和细雨,笼罩是指被雾气或水汽覆盖。苏堤是指西湖边的苏堤,是一条风景优美的堤道。 2. 佳伴相携任马西:佳伴指的是好的朋友,相携表示手拉手一起走,任马西表示任由马儿随意行走。 3. 花竹静观人断续
注释: 将寻仙迹野江滨,解䌫江潮捷有神:在野外寻找仙人的踪迹,解开江潮之困,有神助力。 修竹墙头云甃石,老松门外藓封鳞:修长的竹子覆盖着墙壁,云雾缭绕的石头砌成台阶,老松树门前生长着苔藓。 路穷危磴浑忘俗,山向深秋欲瘦人:山路崎岖险峻,我竟然忘了俗世的一切,山色渐深秋天更显清寒,似乎想让人瘦一些。 白发洪厓终日笑,为呼玄鹤下风尘:满头白发的洪厓终日欢笑,呼唤着玄鹤飞下红尘世界。 赏析
【译文】 闭门独坐终日,不知道天地间已经春暖花开。鸿钧一发动,万物都呈现出新的面貌。想起往日凋零的时节,梅与李各自拥有自己的芬芳。现在万物复苏,生机勃发,也得益于氤氲之气。太和之气没有渣滓,太虚之境无私亲。通达的人遍游四海,愚者只能分到邻近的一方。我有几个知己好友,欢聚的时光应当及时。我有美酒一杯,可以陶冶我的本性。 【注释】 1. 迎春三首
【注释】: ①鄮城:古地名。在今安徽芜湖东南。篮舆:以竹为架子的轿子,这里指轿子。 ②宿雨:昨夜的雨。 ③晴霓:晴天的彩虹。 ④屐(ji):鞋底。 ⑤瘦藜:一种草,这里指藜杖。藜是草本植物,茎叶可食,也可作药材。 ⑥泉清沙露篆:泉水清澈,水底的泥沙显露出如篆刻般的图案。篆刻是中国雕刻的一种,用金属或玉石制成的文字雕刻品,有阳文和阴文之分。这里比喻水中的泥沙。 ⑦萧寺:寺院名,在今安徽宣城。寒无赖
注释: 1. 孟夏乃淫雨,朱光转凄其。 孟夏是夏季的开始,而淫雨就是连绵不断、没有尽头的雨。 2. 出门泥淖深,平畴漫成池。 走出门去,只见一片泥泞的沼泽,平坦的原野被雨水填满,变成了一片池塘。 3. 雨龙一离窟,痴云挟遨嬉。 雨后的天空中,一条龙离开了洞穴,痴痴的云朵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嬉戏。 4. 淫淫翳空下,滔滔无厌期。 淫淫,形容雨势之大;翳,遮盖;滔滔,形容水势之猛。 5. 灵湫至大顶
注释: 1. 午风亭为序庵太史 2. 青草池边绿树枝,晴空白日飏游丝 3. 湘帘半卷飞花入,正是午风吹客时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夏日景象。首句“青草池边绿树枝”,描绘了夏日里青草和绿树枝的美景,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接着,“晴空白日飏游丝”一句,描写了天空中的游丝,给人一种悠闲的感觉。然后,“湘帘半卷飞花入,正是午风吹客时”一句,描绘了湘帘半卷,飘入室内的飞花,以及此时正午的微风
《雨后过东乡即事》是明代诗人张邦奇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下面将逐句对这首诗进行解读。 1. 诗句原文及翻译: - “盆浦收夜雷,老龙仍卧矣。”:在盆浦,夜晚的雷电声已经停止,但那条老龙仍旧沉睡不醒。 - “雨色生夏寒,晨风薄罗绮。”:雨后的天空显得更加清凉,晨风轻轻吹拂着人们身上的轻薄罗衣。 - “携舟向远山,村店类廛市。”:我带着小船向着远处的山峦前行,周围的乡村小店如同繁忙的市场一般热闹。
这首诗是《感遇》中的第一首,作者王勃(650-676),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世态炎凉、人心不古的感慨。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 惑兴 明主录忠良,鼎餗酬明德。 ``` 释义:诗人感慨于君主能够赏识并重用忠诚正直的人,这就像将鼎中的美味食物献给有德行的人一样,是对他们的奖赏和肯定。 ``` 世运一以迁,有时荣藿食。 ``` 释义
诗句释义: - 送葵轩叔祖之南京:此句描述了诗人为葵轩叔祖(可能是他的祖父)送行,目的地是南京。 - 青龙山绕凤皇台:青龙山环绕凤皇台,形容地势险峻,环境优美。 - 二月烟花处处开:暗示了春天的到来,烟花盛开,景色迷人。 - 官舍晓钟清梦里:官舍的清晨钟声在梦中回响,表达了对离别的哀愁。 - 白云千里渡江来:白云从千里之外飞来,形容离别时的不舍。 译文: 送别葵轩叔祖,他前往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