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日鄮城西,篮舆渡碧溪。
远峰收宿雨,深树出晴霓。
历险还长屐,跻危但瘦藜。
泉清沙露篆,天静月悬圭。
萧寺寒无赖,荒碑旧有稽。
岩涛终日吼,山鸟为谁啼。
列阙遥堪睇,诸台近可梯。
胜游专邃古,美境最东鞮。
独鹄来何暮,群仙望不迷。
且穷今日兴,千载看留题。
【注释】:
①鄮城:古地名。在今安徽芜湖东南。篮舆:以竹为架子的轿子,这里指轿子。
②宿雨:昨夜的雨。
③晴霓:晴天的彩虹。
④屐(ji):鞋底。
⑤瘦藜:一种草,这里指藜杖。藜是草本植物,茎叶可食,也可作药材。
⑥泉清沙露篆:泉水清澈,水底的泥沙显露出如篆刻般的图案。篆刻是中国雕刻的一种,用金属或玉石制成的文字雕刻品,有阳文和阴文之分。这里比喻水中的泥沙。
⑦萧寺:寺院名,在今安徽宣城。寒无赖:冷清而幽静。
⑧荒碑旧有稽:古老的石碑上还有痕迹。
⑨岩涛:山中的瀑布。
⑩东鞮(dī):地名,在今安徽歙县。
⑩独鹄(gǔ):孤鹤。何暮:何时。
⑩诸台:指高峻的山崖,可以登上去观望。
⑩胜游:美好的游乐。专邃古:专门游览古迹。
⑩美境:美妙的风景。最东鞮:最为美丽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山观景的所见所闻和所感,表现了他对自然景物的热爱和对古代文化的敬仰之情。全诗风格清新,意境深远,语言优美。
首句“晚霁登山”,点明了时间和地点。晚秋时节,天刚刚放晴,诗人便开始登山赏景。这里的“霁”字,既形容天气晴朗,又暗示着诗人的心情舒畅。接下来四句,诗人依次描绘了登山途中的景象:斜阳西下的鄮城,绿树丛中的碧溪,远峰上的宿雨被风吹散,深林中露出蓝天的彩虹。这些画面,都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魅力。
中间六句,诗人继续描写登山途中的情景。他在险要之处行走时,会换上木制的长屐;在攀登陡峭的山崖时,只能依靠手中的藜杖前行。这些细节,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心,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坚韧和毅力。
最后两句,诗人转而描写山上的景色。泉水清澈如镜,水底的泥沙显现出美丽的图案;高山上的风声呼啸,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变迁;山鸟自由地飞翔,似乎在向人们展示它们的欢乐;远处的寺庙显得幽静而神秘;近处的石碑上有岁月的痕迹;山中的瀑布轰鸣而下,犹如巨龙翻腾;山间的鸟儿欢快地歌唱,仿佛在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整个画面,既有山水之美,又有人文之韵,让人流连忘返。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它也启示我们要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用心去感受和欣赏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和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