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邦奇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早入承天门见鸦”:“早”表示时间较早,“承天门”是古代的皇宫城门,这里指皇帝的宫殿。乌鸦通常被认为是不祥之兆,但在这里,乌鸦在清晨飞来,可能预示着吉祥或新的开始。 2. “哑哑慈乌拂曙飞,群来魏阙似迎晖”:这句话描述了乌鸦在清晨的飞行。乌鸦的叫声(哑哑)通常与和平、和谐相联系,而清晨的飞翔可能象征着新的开始和希望。魏阙(皇宫)被视为权威的象征
这首诗出自《郊斋次紫岩冢宰韵 其二》,是明代诗人林光的作品。下面将逐一解释诗句,并附上注释和赏析。 翠壁修篁映小斋,翘瞻宸极正虚怀。 释义: 翠绿的山壁旁生长着修长的竹子,它们在阳光下显得生机勃勃,而诗人则仰望着天空中高悬的帝座,心中充满了敬畏。 灵坛夜月趋群辟,清跸春风静六街。 释义: 在夜晚的月光下,皇帝的灵坛吸引了众多朝臣前来,他们恭敬地围绕在周围,气氛庄重肃穆。随后
【注释】 君家:指你家中。芙蓉:荷花的别称,借指女子。一相见:初次见面。见:通“鲜”,少的意思。千树舂:形容春色繁茂。舂,一种用杵击物以去糠皮的工具。云隔寺:指云雾缭绕的山中寺庙。静:寂静。荆花:一种香草的花,这里代指女子。入座浓:进入宴席。 赏析: 诗的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情景交融,含蓄蕴藉。首联起兴之笔,以自然景物喻兄弟关系之深厚。颔联写相逢之情。颈联写夜晚所见景色
【译文】 从别衡山有梦亲,孤怀何日向君陈。 秣陵城阙新承宠,甬水园庐旧食贫。 风雨昼惊南史笔,烟花秋老北扉身。 应怜琪树青阳节,生傍阴厓不见春。 注释: 1. 从别衡山有梦亲:从离开衡山时有梦回家的情景。 2. 孤怀何日向君陈:孤独的心情什么时候才能向你倾诉。 3. 秣陵城阙新承宠:在秣陵的城阙中你受到了新的宠爱。 4. 甬水园庐旧食贫:在甬水边的园林小屋中你曾经过着清贫的生活。 5.
【解析】 题干要求先输出“丹徒旅泊怀万鹿园西溪”的译文,再输出注释和赏析。翻译时注意诗句中重点词语的把握,如“丹徒”、“旅泊”、“怀”“万鹿园”“西溪”,同时要结合注释来理解诗意。 【答案】 译文:在丹徒(今江苏镇江)旅居,怀念万鹿园。听说万鹿园的美景很遥远,所以友人相引我来到烟霞缭绕之中。 白云半藏在山腹,白云山腹半藏寺,山中的寺院隐藏在白云之中。青霭半掩石桥深,青霭从石桥的后面飘来半掩着石桥
这首诗是唐代文人杜甫的诗作,全诗描绘了南河积雨涨成江,闲放轻舟过野杠;剡水风烟浑属戴,鹿门禾黍久淹庞;过墙竹筱鸠呼独,满径苍苔鹭下双;别去不知天欲暝,醉看凉月倚西窗。 译文: 南河河水暴涨成了江,我悠闲地乘坐小船划过荒野。 剡溪的水气烟雾都与戴氏有关,鹿门山的稻谷庄稼早已荒芜。 经过竹林的小桥上只有一只斑鸠,满地的青苔下两只白鹭在嬉戏。 离别时不知道天色将要黑下来,醉眼朦胧地看着凉月映在西窗。
新修官舍后池桥构草亭其上扶慈闱登憩 喜见慈龄九十三,板桥登降力犹堪。 引流淮水成方沼,分翠钟陵结小庵。 香绕轩舆风满院,影翻衣彩日当檐。 圣朝河海皆清晏,梦得公馀乐事兼。 注释:修建新官舍后在后池旁的桥上建了一个草亭,我扶着年迈的母亲登上了亭子休息。看到母亲九十八岁高龄,我很高兴,觉得她还能像以前一样健步如飞。将淮河水引入官舍后面的池塘中形成方形的湖面,为母亲建了一座小庵。四周弥漫着花香
送王石沙侍御按闽 清熏冠盖下金门,一骑青骢万叠云。 明到闽山正秋色,玉箫吹向武夷君。 注释: 清熏冠盖下金门:形容王石沙侍御的出行十分尊贵和显赫,他乘坐的车辆经过的地方都充满了清香的气味,这象征着他的官职和地位非常高。 一骑青骢万叠云:形容王石沙侍御的马匹非常健壮,它骑着一匹青色的骏马在层层叠叠的云雾中飞驰。这表达了诗人对王石沙侍御出行情景的生动描写。 明到闽山正秋色
【注释】 茅庐新构倚沧溟,地域仍分织女星。 东去波光兼月白,北来山色渡江青。 碧溪道士春无梦,黄鹤仙人旧有翎。 舟泛木兰天不碍,烟中凫鸭水中萍。 【赏析】 《写怀次李堇山韵》是明代王世贞的七绝诗。此诗首二句写诗人筑屋临海,地分织女,以自得其乐;后六句写诗人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任凭云烟变幻,恬然自适。全诗写得空灵自然,富有哲理意味。 “茅庐新构倚沧溟”,点明题旨,抒发了诗人远离尘嚣、寄情山水的情怀
【诗句释义】 维舟村寺踏平滩——在船中停歇,去村中的寺庙。 才到山中便改观——刚一进入山中,就改变了原先的看法。 一夜雨过鸣涧壑——一夜之间下完雨后,山间涧溪的水声显得更加清脆悦耳。 半空云堕失峰峦——从空中俯瞰,只见云雾散去,山峰变得模糊不清。 人家有径苍苔滑——村里的小路旁,长满了青苔。 萧寺无僧翠竹寒——荒凉冷落的寺庙里没有和尚,只有苍翠的竹子在寒风中瑟瑟作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