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河积雨涨成江,闲放轻舟过野杠。
剡水风烟浑属戴,鹿门禾黍久淹庞。
过墙竹筱鸠呼独,满径苍苔鹭下双。
别去不知天欲暝,醉看凉月倚西窗。
这首诗是唐代文人杜甫的诗作,全诗描绘了南河积雨涨成江,闲放轻舟过野杠;剡水风烟浑属戴,鹿门禾黍久淹庞;过墙竹筱鸠呼独,满径苍苔鹭下双;别去不知天欲暝,醉看凉月倚西窗。
译文:
南河河水暴涨成了江,我悠闲地乘坐小船划过荒野。
剡溪的水气烟雾都与戴氏有关,鹿门山的稻谷庄稼早已荒芜。
经过竹林的小桥上只有一只斑鸠,满地的青苔下两只白鹭在嬉戏。
离别时不知道天色将要黑下来,醉眼朦胧地看着凉月映在西窗。
赏析:
杜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以深沉、真挚著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和人民的疾苦生活。这首诗就是他在一次旅行中所作,描述了他对自然景色的感受和对生活的思考。
诗的开头两句“南河积雨涨成江,闲放轻舟过野杠”,描绘了一幅河流暴涨的景象。南河的雨水积聚成江,使得原本平静的河流变得汹涌澎湃。诗人乘坐着一艘小船,悠然自得地划过荒野。这里的“野杠”可能是一个地名或者景点的名字,诗人通过这样的描绘,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享受。
接下来的句子“剡水风烟浑属戴,鹿门禾黍久淹庞”,则是描写了剡溪的美景和当地的农业生产情况。剡溪的风烟弥漫在空气中,与戴氏家族有着密切的联系。鹿门山下的稻谷庄稼已经成熟,但长时间无人问津,被荒废了。这里通过对比剡溪的美丽风光和当地农田的荒芜,反映了社会的现实问题。
“过墙竹筱鸠呼独,满径苍苔鹭下双”这两句诗则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诗人穿过一片竹林,听到一只斑鸠的鸣叫声,独自在墙上行走。而在满地的青苔小路上,两只白鹭正在嬉戏。这里的“竹筱”可能是指一种竹子,而“鸠呼”指的是斑鸠的叫唤声。这两句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自然景物的美丽和生机。
最后一句“别去不知天欲暝,醉看凉月倚西窗”则是诗人告别时的情景。他离去时不知道天色将晚,只能借着月光欣赏凉月的美景。这里的“天欲暝”意味着天色将晚,而“凉月”则给人一种静谧、清新的感觉。这两句诗通过对夜晚天空和月亮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生活的感慨。
杜甫的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社会现实的反映,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某些现实问题和人们的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