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邦奇
【译文】 楼外喜鹊筑巢刚刚落成,当楼乌桕树高五丈多。 喜鹊来经营,早晚看它忙碌。 不用等待斧凿,也不用杗枢。 惊飙万木撼,孤悬常晏如。 归栖何彊彊,戢左右复舒。 岂徒睦中冓,亦以防外虞。 宇宙万夥类,物物各有居。 荡子行不返,使我泪盈裾。 【注释】 楼:楼前有树木的高楼。 鹊巢始成:喜鹊在楼前树上筑了巢。 当楼:指楼前的树木。 乌桕(jī)树:落叶灌木或乔木,叶子卵形。花白色。果实可食。木材坚硬
这首诗是苏轼在儋州所作,表达了他在谪居时期对自由、超然境界的向往。下面是逐句释义和翻译: 次惟静叔韵二首 其二 我住在东海边的小屋里,万里之外一片明亮的月光。 或许有群仙来过此地,他们像飞雪一样散开来。 在茫茫的长空中,到处可以听到笙歌的欢声。 卢敖在人间下界,只能怅望他的影子消失在清光里。 我要驾起轻快的车子暂时停下来,一阵风吹过还没有停止。 北海与南山之间,瞬间便飞越而过。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鹰逐鹭图" —— 这一句描绘了一幅动态的场景,即一只雄鹰在追逐一只鹭鸶。这里的“图”指的是一幅图画或是比喻。 2. "我观群鸟中,除却苍鹰尽凡羽" —— 诗人在观察众多鸟类时,发现除了苍鹰之外,其他鸟类都是普通的羽毛。这句话强调了苍鹰的非凡之处。 3. "君不见黄金眸,白玉距,凌空一下急于雨" ——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诗句的意思,然后进行赏析。 “寒林晓色静,游子信南征。”这两句写出了张蒙泉的行程和心情。 第三、四句:“纹峰漾晴彩,疏松畅鸿声。”写山中之景。 第五、六句:“别家既二载,归笥惟一经。”写旅途所见。 最后两句:“瞻云北都思,倚门南郭情。”写诗人的思念之情。 最后两句:“知子不可留,执手心怦怦
【小寒食绵州同兵备宪副曾凤陂登春酣亭】 春风拂过春酣亭,江山如画新晴天。 尊前柳花似雪花飞舞,树尖淑气催莺鸣。 怀念往昔空亭人叹息,秋水碧波芙蓉凋零。 使君一日下绵州,遂有楼台高百尺。 我也曾隐居在明山,溪头歇马问春色。 一杯尽饮寒食时,似醉繁花露浓夕。 曾公英姿飒爽志,见识先朝数封事。 近日谈玄又有神,听之令我思绪凌云。 涪江洗涤白鸥心,柱史隐现青牛气。 何必区区怀故山,此中有君平肆。 注释: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垂柳和水鸟的生动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水鸟的喜爱之情。 诗中描述的景色如下: 1. 诗句解析: - 垂杨拂水波粼粼:垂柳在微风中轻拂水面,使得水面波光粼粼,犹如无数银鱼在舞动。 - 清秋意象何鲜新:秋天的景象清新而美丽,给人一种新鲜感。 - 翠禽一个立危杪:一只翠绿的鸟儿站在高高的树枝上。 - 雎鸠两两鸣相亲:两只雎鸠相互鸣叫,显得亲密无间。 -
【注释】 蟠龙山:在今四川成都西郊。唐开元中,玄宗幸蜀,登此山,因以名之。李白有《送温处士赴扶风幕府》诗云:“我游华阴市,少小长苦悲。”又《赠裴十四巴人》云:“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则李白曾游此地,故有是诗。 回回新:循环往复。 迸流水:从岩壑中奔流而出的溪水。 石室:仙人居住的地方。 殊晦明:不同。 瑶空飞练声:形容洞中回音如飞瀑挂练。 【赏析】 这首诗写于唐天宝三年(749)春初
诗句释义: 1. 金峨雪窦高入云,西有万顷田畇畇。 - 金峨雪窦:指山名,位于浙江天台县西南。 - 高入云:形容山峰之高,直插云霄。 - 西有万顷田畇畇:指西边的田野广阔无边。 2. 下头庄边香稻熟,风景依稀似鹿门。 - 下头庄边:描述稻田在村庄下方的位置。 - 香稻熟:指稻谷成熟,散发出香味。 - 风景依稀似鹿门:形容风景与鹿门相似,可能指自然景观或某种意境。 3. 小舟棹入焚修桥
【注释】 感遇:指因感慨美人赠物而作。 贻(yí):赠送,给予。 婉娈容色好:美人容貌端庄美好。 遗我琼玉钩:美人送给我的是一只珍贵的玉钩。 愿言佩终老:希望这只玉钩能够陪伴我一生。 来既已晚:我已经来得晚了。 逝不返:美女已经逝去不再返回了。 薄帷明月夜:薄薄的帐幕下是明亮的月光之夜。 使我心悽惋:让我内心感到悲伤和惋惜。 芳兰:香花名,这里代指女子。 葳蕤(wēi ruí):草木茂盛的样子。
注释: 送张君用之鹤庆:送给你,张君,到鹤庆去。 燕台一尊酒,送尔滇南行:在京城的燕台上为你准备了一壶好酒,送你到云南南部。 风尘万馀里,极目难为情:一路上风尘仆仆,有上千里,看着远方,我不禁有些难过。 故人忽已散,落日玄蝉鸣:老朋友都突然离开了,夕阳下,知了的声音响起。 曾无别离色,可以观平生:从来没有觉得离别是一种悲伤,因为可以看到你的一生。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京城为好友准备行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