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谊
鉴湖 春波桥外水连天,一曲桑麻一曲烟。 僧磬远闻松寺里,渔家多住柳塘边。 云深夏后藏书穴,花艳知章载酒船。 回首兰亭今寂寞,流觞空说永和年。 注释: 1. 春波桥:春天时,湖水与桥外相连。 2. 桑麻:泛指农田作物,此处形容田野的景致。 3. 僧磬(qìng):僧人敲击的磬声,这里指寺庙中的晨钟暮鼓声。 4. 松寺:在松树环绕的寺庙中。 5. 渔家:渔民的家,多住在柳树环绕的岸边。 6.
【解析】 此诗首联“扬州诗阁掩芳尘”写扬州诗阁,点明地点,暗含诗人对扬州的怀念之情;“万萼冷照春”写梅花盛开,暗含诗人对梅花的赞美。颔联“十里珠帘一声笛”点出题面,写诗人听到远处传来的悠扬笛声。颈联“东风肠断倚楼人”是全诗的主旨句,意思是说:听到这凄婉的笛声,诗人不禁肝肠寸断,在楼上久久伫立,不忍离去。 【答案】 示例: 译文:扬州诗阁已隐没在尘埃之中,满树梅花开放,在寒风中傲然怒放
诗句 1. 北风凄凄寒雁飞,明月皎皎穿罗帷。——北风凛冽、寒鸦飞翔的寒冷秋夜,明亮的月光穿透了层层罗帐。 2. 空闺思妇不能寐,起望明月临清池。——孤独的思妇难以入睡,起身望向那皎洁的月亮映在清澈的水塘中。 3. 清池隐映高台侧,月明正照交河北。——清冷的池塘隐约映出高台的影子,明亮的月光正好照亮了交河两岸。 4. 锦帐连营梦不同,同心百结空相忆。——华丽的帐幕下,士兵们各自梦想着不同的未来
关山别意 莲叶未青时,沙头话别离舟行期早发,日晏未曾移 迟回一何久,念我平生友 莫问去程遥,且尽杯中酒 君今往何处,万里长城路 路远人迹稀,黄云黯朝莫 陇阪历欹倾,双轮不暂停 时闻呜咽水,流作断肠声 驱车无少息,又度长芦北 八月雁南飞,天山草俱白 横笛在高楼,关山月里愁 离人听此曲,白尽少年头 赏析: 这首诗是隋代著名诗人王谊的作品。诗中通过对离别场景的描写,表达了对朋友深厚的友情和不舍之情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鉴赏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通读全诗,把握诗意,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分别从内容和主题两方面进行分析。此题要求考生逐句解读诗句,并分析其含义、表达的情感。“献玉无良媒,漂沦寡欢豫”,这两句写没有媒人引荐,就向君王进献玉器。诗人用“献玉无良媒,漂沦寡欢豫”来比喻自己的处境。“壮龄已非昔,驰晖日西颿。”意思是说,壮年已逝去,光阴如箭,日月东升
初秋 片雨晓初过,青桐陨素柯。 客衣身上薄,乡泪枕边多。 水落牵牛渚,机催织女梭。 玉门班定远,归兴欲如何? 注释与赏析: 诗句注释: - 片雨晓初过:早晨的一场小雨刚刚停止。 - 青桐陨素柯:青色的梧桐树枝上挂着晶莹的水珠。 - 客衣身上薄:客居他乡,衣物轻薄。 - 乡泪枕边多:家乡的泪水洒满了枕头。 - 水落牵牛渚:随着水位下降,牵牛渚上的水渐渐退去。 - 机催织女梭
班婕妤 玉簟夜凉新,秋蛾暗里颦。 如何天上月,独照掌中人。 注释版赏析: 班婕妤(公元前48年-公元2年),名不详,为汉成帝刘骜的嫔妃,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女作家和才女。她的作品流传至今的有《团扇歌》《自悼赋》和《捣素赋》。 “玉簟”指的是精致的竹席,“夜凉新”则描述了夜晚的清凉和竹席的质地;“秋蛾”指秋天的蚊子,“暗里颦”则描绘了蚊虫在暗中飞舞时所表现出的轻微皱眉动作。
注释: 1. 山映帘栊水映窗,浣纱人在苎萝江:山水倒映在窗帘和窗户中,洗衣的女子在苎萝江边。这里的“山映”和“水映”指的是窗外的景色,而“浣纱人”则是指洗衣的女主人。 2. 年年三月梨花雨,门掩东风燕子双:每年三月都下着如同梨花一样的春雨,门前的柳树被风吹得摇摆不定,仿佛是一对翩翩起舞的燕子。这里的“梨花雨”是指春季的细雨,而“东风”则是指春风。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春日景色的诗歌,通过对山水
注释:宫墙内,繁花密树丛中,隔着一层翠绿的华盖;皇后(皇帝的妻子)闲来无事,乘坐着装饰豪华的车子。在碧纱笼里,银质的宫灯投射出明亮的光影,照见了深宫里盛开的夜合花。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皇宫中的繁华景象和皇后的生活状态。首句“花树重重隔翠华”描绘了宫殿内外的华丽景象,以及皇后所处环境的幽美。第二句“玉颜无事驻羊车”描绘了皇后闲暇无事的状态,以及她乘坐的豪华马车。第三句“碧纱笼里银缸影
【注释】 山水自如昨:自然景观和昨天没有什么不同。 古人今复谁:古人到哪里去了呢? 云烟谢家墅:指山间云雾缭绕的别墅。 松柏禹陵祠:指山上的松柏和禹王陵的祠堂。 圣代身全老:圣人时代人们能够保全自己的年岁,身体健在。 秋景易悲:秋天的景象容易让人悲伤。 毋将摇落意:不要有落叶凋零的伤感。 相对菊花枝:面对菊花相争枝头的美景。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于大历三年(768)秋天游稽山时所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