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详
诗句释义:嵩山有多层,我不怕登不到山顶,只怕不能登顶。三次征兵马,沿着山路打转转。 译文:嵩山有多少层,我不怕攀登不到山顶,只是害怕自己无法成功。多次征兵马,沿着山路打转转。 关键词解释: 1. 嵩山 - 古代名胜之一,位于中国河南省登封市,因山峰高耸、景色秀美而著名。 2. 三度 - 表示次数,这里指的是三次。 3. 征兵马 - 指征召的士兵和马匹
燕燕,飞上天。天上女儿铺白毡,毡上有千钱。 注释:燕燕啊,高高地飞翔在蓝天之上。天上仙女们正在铺一张白色的丝绒地毯,那地毯上绣着许多铜钱。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描绘仙女们铺毯的诗歌,通过燕子的视角展现了天上的美丽景象。诗中的“燕燕”指的是燕子,它们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而“天上女儿”则是指那些在天上铺白毡的仙女们,她们正在用丝绒地毯来装饰天宫。这些仙女们穿着华丽的服饰,头戴金冠,手中拿着铜钱
注释: 神龙:传说中蛟龙的一种。乌鹊:即喜鹊。窠:窝。山南:指山的南边。金骆驼:指金色的骆驼。镰柯:指镰刀。凿孔:打孔。斧子:砍树用的斧子。施柯:砍树。 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力描绘了一幅山南有神龙,山北有金骆驼的美丽图画。诗中运用了比喻、象征等手法,使画面更加生动形象。同时,诗人通过描写鸟雀巢穴的形状特点,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全诗简洁明快,富有节奏感
【解析】 本诗是一首七绝,写南唐官舍中百姓对西川狗的仇恨。第一句“西川狗”点明地点和对象,为下文写事作铺垫。第二句“百姓眼”承接上句,说明老百姓恨的是官家养的狗。第三句“马包儿”指狗。第四句“御厨饭”,暗指官府供给的狗肉饭菜。 【答案】 陶谷题南唐官舍壁 (1)西川狗:西川,即四川一带,这里泛指南唐统治集团。狗,指官家养的狗。 (2)百姓眼:百姓,指被压迫的人民;眼,指眼光。 (3)御厨饭
谢小娥梦盗姓名 车中猴,门东草。禾中走,一日夫。 注释:这句诗中的关键词是“梦”,意味着谢小娥在梦中经历了一系列的事情。具体来说,“车中猴”指的是谢小娥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猴子,而“门东草”则表示她梦见自己被困在家中,四周都是草丛。最后一句“禾中走,一日夫”进一步描绘了她的梦境。这两句诗描述了谢小娥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里经历的一系列变化和事件。 译文:谢小娥在梦中经历了一段奇异的旅程
高昌:地名,古称交河,今属新疆吐鲁番地区。 兵马:军队。 霜雪:喻指精锐的兵力。 汉家:指中原王朝的军队。 日月:喻指强大的国家力量。 消灭:被摧毁或灭亡。 【注释】 霜雪:本意指白而冷的霜和雪,这里比喻高昌军如锋利的武器般犀利、锐不可挡。 汉家:即中原之国,指中国。 日月:本意指太阳和月亮,这里比喻强大的国家实力。 消灭:摧毁或消除。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典型的边塞诗
【注释】 省中:指中书省或中书省的政事堂。语:指奏章、文告。后行祠屯(zōng屯):祭祀神灵的庙宇。 不博中行都门:没有到达中书省的大门前。 中行礼部:在礼部的政事厅办事。 不博前行驾库:没有到前导车队的库房去办事。 【译文】 祭祀神灵的庙宇,没有到达中书省的门前;在中书省的政事堂办事,没有到达前导车队的库房。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任中书舍人时期所写的一首讽刺诗。当时
【译文】 乘船走马,离死亡只有一分之遥。好事不出门,恶事却能传千里。 【注释】 1. 琐言:琐碎的言语。古语:古代谚语。 2. 去死一分:指距离生死只差一毫。 3. 好事:指对国家有利的事情。 4. 行千里:指迅速传播。 【赏析】 这首诗是孙光宪的《琐言引古语》,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简洁的语言,传达了作者对于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 “乘船走马,离死亡只有一分”这句话,用形象的比喻
注释: 枣子塞住鼻孔,悬挂在高阁上却种。 蝉鸣唤来蚊子,黍米种出糕糜断了。 译文: 枣子塞住你的鼻子,高挂在阁楼上种植。 蝉儿的叫声引来蚊子,用黍米的种子种出的糕糜已经断了。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写枣子的习性和作用来表达诗人对枣树的喜爱之情。首句“谚”,意为谚语,这里指枣子可以塞住人的鼻孔。次句“悬栖阁却种”,意思是说枣子被悬挂起来种植,可能是因为枣子的味道鲜美可口,人们喜爱食用
注释:在唐朝咸亨年间,有一首谣曲流传。歌者说:“千万不要乱说话啊,阿婆(婆婆)听见了会生气的。三叔听到也会笑死的!”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民歌,通过描述一个场景来反映社会现实。诗中描绘了一位老妇人(阿婆)对年轻后辈的训诫,表达了她对于年轻人的担忧和期望。诗人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将这一场景呈现得淋漓尽致,使人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