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因
这是一首描绘诗人旅途中的所见所感的诗。下面我将对这首诗逐句进行释义,并附上必要的注释和赏析。 诗句解析: 1. 饥鸢吓鼠惊不起 - 描述一只饥饿的老鹰在吓到老鼠之后,老鼠并未被惊吓到,反而继续其活动的情景。 2. 牛背高眠有如此 - 形容一个疲倦的人在牛背上睡觉,这种景象显得如此自然和平常。 3. 江山虎踞千里来 - 描述壮丽的山河如同老虎一样占据着千里江山。 4. 才办荆州兔穴尔 -
【注释】 《巫山图》:诗人借画《巫山图》来抒发感慨。巫山,又名巫峡,位于今湖北、重庆交界处,是长江三峡之一,以神女峰最为人所知。 想见:《史记·高祖本纪》:“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后用“想见”表示预见或推测。摧:摧毁,毁坏。 江南:《诗经》有《江南》,这里泛指江南一带。二百年:此句言从汉代到唐末,已过二百余年。江陵:古县名,在今湖北省江陵县附近。《左传·僖公四年》载“楚子伐陆浑之戎,遂至于雒”
注释: 陈氏园林千户封。 陈氏家族的花园,曾经是千户人家所共有。晴楼水阁围春风。 晴楼和水阁周围环绕着春风。翠华当年此驻跸,太平天子长杨宫。 翠华皇帝曾经在此驻足,他是太平时代的天子,住在长杨宫。 浮云南去繁华歇,回首梁园亦灰灭。 南渡后繁华已经消失,回头一看梁园也变得荒凉了。渊明乱后独归来,欲传龙山想愁绝。 陶渊明晚年才归隐田园,想要将隐居的生活与《离骚》相比拟。今我独行寻故基,前日家僮白发垂
【译文】 何年何人凿开江水,将青壁作为画中景。 天公老眼如画家般审视,万里江山才堪画中论。 蛾眉亭内我愁绪难禁,目睹江南几度亡国。 百年回首又见战船,辛苦的矶头石更显可怜。 江头老人讲述当年事,夜卷长风晓时无迹。 古人纷纷离去不回,江水悠悠来无尽头。 如今莫说前人非,山川未必比旧时更好。 龙蟠虎踞有时休息,月白风清无尽期。 古人看画论兵机,我今看画诗自奇。 平生曾有金陵梦,似记扁舟月下归。
【译文】 西山万古青未了,黛绿鬟云已倾倒。 岂知太虚忽生白,恍如长夜今复晓。 紫阳仙翁见本根,白波开天馀浩渺。 胸中盘曲此高寒,曾梦肝肠倚天表。 苍崖飞来天出巧,为护烟岚翠如扫。 万缕寒烟吹不举,静秀依依见娟好。 此时先生一开轩,平生壁立今玉峭。 脚底游尘软更红,黑头扰扰谁为雄? 临风回首三太息,安得置此冰壶中。 西山秀色千万重,一顾可洗浮云空。 遥望飞泉驾远壑,中有一路开双松。 人间风日不到处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作品,全诗共四句,每句七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以及赏析: 1. “天门折翼不再举” - 这句描述了一个人或物失去了原本的力量或者能力。在古代传说中,天门是指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的“天门折翼”意味着某种力量的丧失或改变。 - “不再举”表明这种改变是不可逆转的,或者力量的丧失是永久性的。 2. “袖手四海横流前” - “袖手”在这里可以理解为袖手旁观,意思是不参与
归去来图 渊明豪气昔未除,翱翔八表凌天衢。 归来荒径手自锄,草中恐生刘寄奴。 中年欲与夷皓俱,晚节乐地归唐虞。 平生磊磊一物无,停云怀人早所图,有酒今与庞通沽。 眼中之人不可呼,哀歌抚卷声呜呜! 注释: 1. 渊明豪气昔未除:形容陶渊明以前豪迈的气概还未消失,他曾经在官场上意气风发,豪情万丈。 2. 翱翔八表凌天衢:形容陶渊明曾经在官场上的志向高远,意气奋发
【注释】 饮山亭:指在山中修建的亭台。 扁舟:小船。 西风:秋风,这里泛指自然风景。 青:绿色,这里指山的颜色。 刘伶:东汉末年的文人,以酒为伴,狂放不羁。 糟曲:指酒。 螟蛉:一种虫名,这里比喻人。 【赏析】 《饮山亭雨后》是宋代诗人杨万里所作。这首诗描绘了雨过天晴后山间景色的美丽,以及作者乘兴而游的豪情壮志。 首联“山如翠浪经雨涨,开轩宛坐扁舟上”,写雨后的山景。山色翠绿如波浪,大雨过后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与语言的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西山”,然后浏览全诗,把握诗意,最后结合重点词句进行分析。 “西山龙蟠几千里,力尽西风吹不起”意思是:在苍茫的西山,有条巨龙盘卧在那里,长达几千里,尽管它用尽了全身的力量,仍然无法把西风吹起。此句中关键词语为“龙蟠”“几千里”“西风”“吹不起”,“龙蟠”指山脉蜿蜒曲折,像一条蛟龙盘踞着
幼安濯足图 汉家无复云台功,平生不识大耳公。 眼中天意镜中语,此身只有扁舟东。 关东诸公亦英雄,百年能辨山阳封。 归来老柏号秋风,世事悠悠七十翁。 乾坤故物两足在,霜海浮云空复空。 无刀可断华太尉,有死不为丕太中。 丹青白帽凛冰雪,高山目送冥飞鸿。 为问苏家好兄弟,万古北海谁真龙。 注释: - 幼安:苏轼的字。 - 云台功:指东汉初年名将云台二十八将的功绩。 - 大耳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