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清
诗句释义如下:五月的吴地天空漏出了缝隙,三江流域因大禹治水而变得荒芜。 译文: 五月份的吴地天空出现了裂缝,三江流域因大禹治水而变成了一片荒凉的景象。城市的人们正承受着生活的压力,不得不缴纳赋税。尽管困境重重,但是依然有一些人在为生计发愁。 关键词解析: - 吴天:古代对江南地区的一种称呼,吴地即指今天的江苏省一带。 - 禹迹:指大禹治水的遗迹,三江流域因大禹治水而荒芜。 - 闾阎:指民间
十一月望月食既历戌亥子三时乃复 日食又月食,两年三见之。 注释:十一月,即农历十月;望,即农历每月十五的望星之夜;月食,月亮在太阳光的照射下被地球的影子遮挡,月球表面呈现阴影,形成月食;既历戌亥子三时乃复,即经历了三次月食,已经过了三个月时间; 译文:在十一月的望夜,发生了一次月全食,已经历时了三个月,现在又再次发生月全食。 赏析:此诗以日全食、月全食为题,诗人通过描绘月食的过程
【注释】 君墓:你坟墓。宿草:指坟头的野草。见《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直谊:忠贞的情义。高谈:指高远的谈话。遗芬:遗留下的美名。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到访友人吴汝玉家时所作。诗中写与友人久别重逢,倍加怀念之情。全诗感情真挚,语言简练流畅,风格清丽明快,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 开头两句“君墓已宿草
好的,为您分析这首古诗: 九月十四日赵尔锡西庄泛舟和涯翁韵 其三 好在邻庄树,亭亭玉立身。 独游无我拒,往事复谁颦。 山果红疑橡,汀花白是蘋。 板桥深涧里,应有武陵人。 译文与注释 1. 好在邻庄树,亭亭玉立身: - 亭亭玉立:形容树木长得高而直,如同女子穿戴着华丽的衣裳一样优雅动人。 - 独游无我拒:表示自己在独自旅行时不会感到排斥或孤单,有独立自主的意味。 - 往事复谁颦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能准确把握诗句的含义,然后依据题目的要求,逐一分析作答。 城阙非长往,山林是夙期。(注释):城楼宫殿不是长久居住的地方;山林是平生向往的地方。 时开问字酒,不赋解嘲诗。(注释):时常开启询问姓名的酒,不写讽刺自己的解嘲诗。 绿树停觞久,红阑点笔迟。(注释):绿树枝头停着酒杯久久未动,红色的栏杆上点画着笔迹迟迟不落。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赏析。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对四、五两句的诗句内容加以赏析”,然后逐句分析即可。 【答案】 译文: 渐渐地喜欢人少,扁舟傍着野塘。 碧波侵入隐几处,细雨中分秧。 潮涨汀草短,风微岸芷香。 沙边双白鸟,来往也相忘。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四月十八日泖港舟中所作,描写了诗人乘舟游历江畔的情景。首联写诗人乘船游览的情景,渐喜逢人少,扁舟傍野塘
以下是对《涯翁示独酌二诗序云是日饮松江酒次韵奉谢·左掖文书静》诗句的逐句翻译、赏析和注释: 诗句翻译与赏析: - 左掖文书静:形容官府的文书工作平静无波,意味着官场的清闲与宁静。 - 西亭竹树幽:描述一个安静的竹林和树木环绕的场所,给人一种深远而宁静的感觉。 - 几时能独醉:表达了作者想要独自饮酒畅饮的愿望,反映了他对当下生活的满足与安逸。 - 地远陶潜社:指的是远离了陶渊明的田园生活
【诗句释义】 辛未:农历年号,这里代指辛未年。元旦:新年的第一天,即元旦节,农历正月初一。试笔:试探文笔。五十看加二:五十岁时又增添了二岁,即五十九岁。浮生:浮荡的人生。事可几:人生能有几多呢?前迹:过去的足迹。谬:错误,失误。已觉:已经感到。故人稀:老朋友很少见面。把酒怜青镜:拿着酒杯对着青翠的镜子,借以自怜。临风眷素衣:面对风,留恋着素净的衣服。渔童江上去,拂我旧苔矶:渔童在江上游去
注释: 九月十四日赵尔锡西庄泛舟和涯翁韵 其二 重到曾游地,浑疑梦里身。 树看前日大,眉共一时颦。 杖几分林樾,壶觞间渚苹。 锦囊归路远,落日更思人。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赵尔锡在九月十四日游览西庄时,和涯翁一起泛舟吟咏之作。全诗共八句,前四句写景抒情,后四句写意抒情。 首句“重到曾游地”,诗人回忆起过去曾经游览过的西庄,表达了他对这片土地的深深眷恋之情。这句诗中的“重到”一词
【注释】 闻先生竹亭:闻人铨,字子建,浙江山阴人。明初诗人,有《竹亭集》。 种竹人何在:竹亭是种竹子的人建立的,所以用“种竹人”来代称。 闲亭故俨然:闲亭依然显得高远、宁静。 名因王子传:竹亭因为王子(王行)的名声而著名。 兴入武公篇:武公即诸葛亮,三国时蜀汉的丞相。这里指竹亭与古代伟大人物有关,所以借用诸葛亮的典故。 夜雨凉生坐:晚上下了一夜的雨,天气转凉了。 晴云绿满川:天空晴朗,云彩散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