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清
【注释】 五月朔:指农历五月初一日。瑶空:形容天空澄澈如水晶,清澈见底。湛然:水深而清的样子。西山:山名,位于长安西北。 雷雨千峰过,乾坤万里清:在雷雨过后,山峰上的云雾散去,天空变得万里无云,一片明亮清晰。 天街一回望,无限古今情:站在高处眺望远方,可以看见无数年来人们走过的道路和留下的历史痕迹。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全诗以“五月朔”起句,点明时令,然后写景。首联写晴霁后的天空
【注释】 庭下决明:庭前有一片秋草。 独立西风里,萧然自不堪:在西风中独自站立,感到孤独凄凉。 是谁增客思:是谁让客中的思绪更浓重了? 呼作望江南:把它当作《望江南》的歌词来呼唤它。 【赏析】 此是咏物诗。作者借秋风之助,将庭前的决明草比作一位多愁善感的佳人。“独立”两句写决明草在西风中摇曳,显得孤单而凄凉,从而烘托出佳人的孤寂之情;“谁增”两句则通过拟人手法,赋予决明草以人的情感
《红楼梦》第三十五回中,林黛玉和薛宝钗因一句“花好不常在”发生争执。林黛玉认为花儿虽然美好但终将凋零,而薛宝钗则反驳说花儿虽然短暂却能给人带来美好回忆。两人的分歧反映了对待命运与美好的看法不同。} 日暖风暄人意慵, 海棠正向此时红。谁云花好能消恨,花恨于人更不同。 注释:日暖风和,人们感到困倦,不想活动,看到盛开的海棠就想到了春天的美好。然而有人以为花开可以消除人的怨恨
诗句原文: 濯锦江头富贵花,何年流落海天涯。 玉人二八空闺里,岁岁因君感物华。 译文: 在濯锦江边,盛开着富贵的海棠花,不知何时飘落到遥远的海角天涯。那些曾经美丽如玉的女子,如今只能在空荡荡的闺房里思念你,每年都因你的离去而对万物感到感慨。 赏析: 这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海棠四首》中的一首,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海棠花的画面。诗的开头,“濯锦江头富贵花
石榴经过霜打后,枝头红满,如同经秋的果实。前年三月我从外地移种它时,它的根还只是嫩芽。 我用纤手剥开它的珠囊玉醴,为它感到惊喜,因为很少有人能像它那样在如此短的时间就茁壮成长。 注释: 1、经:经历过。 2、珠囊玉醴:形容石榴的果肉晶莹透明,像珍珠一样,汁水甘甜如醴。 3、纤手擘:形容用手轻轻打开珠囊或玉醴。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石榴的喜爱和赞美。首句“石榴经霜红满枝”,描写了石榴在霜冻过后
【注释】 庭前蔷薇:庭院前的蔷薇。 好枝叶:长得茂盛的枝干。 初秋落残冬更发:秋天时,蔷薇花凋谢了;冬天来临,它又会开花。 虽无颜色媚西风:虽然没有色彩(艳丽),却能吸引西风来吹拂(欣赏)。 甘与贞松待霜雪:愿意像松树一样耐寒、坚韧,经受住霜雪的严寒。 【赏析】 这首诗描写庭院中的蔷薇,尽管没有艳丽的色彩,但却有傲霜斗雪的气概。诗的前两句是写蔷薇的枝叶。“好枝叶”,指蔷薇枝干粗壮,绿叶茂密
注释:在太常寺写竹的时候,看到四个君子,他们相互面对。 叶叶清风起。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要求学生在理解全诗的基础上,根据题目要求,对每一句诗作答。解答此题时,注意要结合诗句中的关键词来分析意境。例如“梦登连阁甚高敞”“真异境也”两句,写诗人梦中来到一座巍峨的高台之上,四下环视,山峦环绕,景色壮丽。“漫识于此”表明这是诗人随意写下的几句诗,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因此显得有些生硬。“紫霄”“鳌”“龙蛇窟”“凤鸟巢”都暗含着仙境的意味。 【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应通读全诗,从题材与主题、内容与情感、语言与用词等方面分析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创作意图;然后还应结合题目的要求,如此题“赏析”,具体到手法的赏析,可以从人物塑造、景物描写、情感表现、结构布局、表达技巧等角度进行。 “天上归来锦作袍,吴江春水泛蒲萄。”意思是:天上回来,穿着锦衣,就像披上了锦绣的外衣
屋东小堤长半里,疏柳成行荫秋水。注释:村居东边的一条小堤,长约半里。稀疏的柳树排列成行列,在秋天映衬着碧绿的湖水。 无风时复一叶飞,有风终夜鸣不已。注释:没有风时,树叶偶尔飘落;有风时,树叶会整夜不停地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