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
【注释】 经古寺:通过古代寺庙。 殿宇半隳摧:殿宇一半倒塌了。 门临野水开:门前有野水流淌。 云凝何代树:云凝结成树木。 草蔽此时台:野草覆盖了这座台子。 绕塔堆黄叶,沿阶积绿苔:在塔周围堆积着黄色的落叶,沿着台阶上长满了绿色的青苔。 踟蹰日将暮,栖鸟入巢来:踌躇犹豫时太阳已将落山了,鸟儿们飞回它们的窝巢。 【赏析】 此诗描绘诗人经过一座破败的古寺,从寺门到台子再到塔周围的景色
【解析】 本诗为送别之作。首联写诗人送别友人,起句突兀,“忽”字点明了送别之突然,“飘然”二字写出诗人的洒脱与飘逸,“留”字则表达了对友人依依不舍之情。颔联写友人上船的情景。“离古寺”,即离开寺院。“携锡上扁舟”,即携带锡杖登上扁舟。颈联写送别的场景和环境。“月出沙汀冷”,是说月出时分,沙滩上显得清冷;“风高苇岸秋”,是说风吹过来,芦苇丛中一片凄凉。尾联写送别友人后的感想。“回期端的否”
【注释】 吉水:即今江西吉安一带。作尉:做县尉。阎侍御:阎济美,名锡,字君锡,唐代诗人,与孟浩然友善。寄:寄来诗。鵩(huī)人:指杜鹃鸟。赋:咏,吟。林下约:指隐居不仕的约会。病来身:因病身体欠佳。锁径:长满苔藓的小径。铺阶:铺设着青石板的台阶。相思不可见:无法见到对方,因彼此远隔千山万水。频:频繁。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在吉州任县尉时写给友人阎济美的。诗人以“赋鵩人”暗喻自己
宿钟山知觉院 在寺庙下投宿,半夜醒来感觉神清气爽。 磬声停止和尚刚刚定下心,山中寂静只有一轮明月。 笼灯吐出冷冷的艳光,岩石上的树发出寒冷的声响。 等到天亮走完尘世的路程,依旧踏上长途跋涉。 译文:在寺庙下投宿,半夜醒来感觉神清气爽。 敲磬的声音停止,和尚们刚刚定下心来, 山中一片寂静,只有一轮明月。 灯笼里吐露出冷艳的光芒, 岩石上的树发出寒冷的声响。 等到天明走出尘世的路途, 还是继续上路
泉 潺潺青嶂底,来处一何长。 漱石苔痕滑,侵松鹤梦凉。 泛花穿竹坞,泻月下莲塘。 想得归何处,天涯助渺茫。 译文: 泉水在青翠的山涧中缓缓流淌,它从何处而来?源头之远难以测度。 泉水在山石之间潺潺流动,留下的痕迹如同滑过的痕迹一样清晰。 泉水冲刷着松木,仿佛在梦中感受到凉爽。 泉水穿过竹林,洒落在莲塘之上,月光映照之下,如诗如画。 这泉水来自何处?它是否也像我一样,漂泊在天涯之外
【注释】 羡君:羡慕你。紫诏:指皇帝的诏书。通津:交通要道。 归路:回乡之路。指朝廷。 烟波:烟雾弥漫的水面。 还京:回到京城,这里指回到长安。 丹禁:指皇宫。 耸辔(sùruì):高耸马缰。形容威仪。九衢:古代称京城的街道有九条大街,故称。 自愧:惭愧。湮沈:埋没,沉没。 随轩:跟随轿车而行。无因:没有机会。 【赏析】 诗写侍御官归途中所见所感以及作者对这位侍御官的羡慕之情和自愧之怀。
【注释】 1. 童稚:指儿童。亲儒墨:亲近文人墨客。 2. 时平:指社会安定,太平无事。喜道存:乐于谈论道义之事。 3. 酬:报答。指书剑:用书和剑来酬谢。 4. 赋命:听任命运的安排。委:委托。乾坤:天地。 5. 秋爽:秋天清爽宜人的天气。鼓琴兴:因秋日景色宜人而兴起弹奏古琴的兴趣。 6. 月清:月光清澈明亮。搜句魂:寻找灵感,构思诗句。 7. 与君:指刘钧秀才。同此志:共同有志于报国。 8.
解析: 诗句释义 1. 旅次经寒食,思乡泪湿巾 - “旅次”指的是旅途中。 - “经寒食”即经过清明节这个传统节日。 - “思乡泪湿巾”表达了诗人因思乡之情而泪湿手帕的情感。 2. 音书天外断,桃李雨中春 - “音书”指书信、消息等传达声音和文字的信息。 - “天外断”意味着远方的消息断绝,与“天外”相呼应。 - “桃李雨中春”描绘了一幅春天的雨中景象,其中“桃李”象征春天
诗句解释 1 知君别家后 - 这句表达对汪涛的离别感伤。"知君"是知晓的意思,“别家后”说明汪涛已经离开家乡去远方了。 2. 不免泪沾襟 - 由于思念之情难以抑制,所以不禁泪水沾湿了衣襟。 3. 芳草千里路 - “芳草”通常指代道路两边长满绿色植被的地方,这里暗示汪涛将踏上一段漫长的旅程。 4. 夕阳孤客心 - 当落日映照在旅途上,孤单一人的旅行者(汪涛)心中难免生出寂寞和哀愁。 5.
诗句释义 1 洞隐红霞外:此句描绘了一幅风景画,红色的霞光在山洞的外部闪耀。 2. 房开碧嶂根:这一句描述的是房屋建在绿色山岩之上,形容环境自然、幽静。 3. 昔年同炼句:过去的岁月中,诗人与张惟贞一同吟诗作对。 4. 几夜共听猿:几个夜晚里,他们一同聆听猿猴的叫声。 5. 考古书千卷:他阅读了大量的古书,深入研究古代文化和历史。 6. 忘忧酒一樽:他用一杯好酒来驱散忧愁。 7. 如今归建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