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承鲲
诗句: - "小山归得长文书及新诗二首兼惠茅栗如数奉答" —— 这句表明诗人收到了友人的书信和诗歌,并且接受了这些。 - "茅栗何年种" —— 这句询问了茅栗是什么时候种植的。 - "色兼霜芋早" —— 这句描述了茅栗的颜色与霜后的芋头相似。 - "味与露葵齐" —— 这句表示茅栗的味道与露水的葵菜相同。 - "数袖呼儿子" —— 这句可能是在呼唤儿子帮忙。 - "尝新愧老妻" ——
送朱定国之吴 【注释】 1. 秋暑江门夕:秋天的暑气在江门的傍晚。 2. 悬帆永夜行:船帆悬挂,整夜航行。 3. 天兼涛气黑:天空像被波浪拍打一样显得黑暗。 4. 潮与月华生:海水和月光交相辉映,形成美丽的景色。 5. 但益悲歌甚:只是更加悲怆地唱歌。 6. 何曾感慨平:如何能够平静下来。 7. 百年潟卤地:经过百年的盐碱地。 8. 来往不分明:往来的人迹不清,模糊不清。 【译文】
通过对诗句的逐步解释与分析,我们可以深入理解诗人杨承鲲的创作意图。具体如下: 1. 五门风雨暗花晨: - “五门”可能指的是某个特定的地理位置或区域,通常在古代城市或国家中心有五个城门。这里的“风雨”描绘了恶劣的天气状况,暗示着一种不祥的气息。 - “花晨”则是指早上花朵盛开的景象,虽然被雨风吹拂而显得有些凋零,但仍然保持着生命的活力。这表达了尽管外界环境不佳,依然有美好事物存在。 2.
钱季梁山楼燕集 花径层层转,岑楼宛宛登。 江吞百谷尽,风压万波增。 土酒甘于蜜,山梨冷胜冰。 海门馀雪在,斜日玉虹蒸。 注释: 1. 钱季山:指钱塘江边的钱王山,位于浙江省杭州市。 2. 梁燕:即燕子,常在古建筑上筑巢。 3. 花径:指花间的小径。 4. 岑楼:高耸的楼阁,这里指钱王山中的高楼。 5. 百谷尽:形容江河水位上涨到极点,使所有的谷物都被淹没了。 6. 风压万波增:形容风力强劲
绝妙好词,鲁仲连。 昔别梅初白,今来柳忽青。 阴阳去浩浩,风雨到冥冥。 乡里思耆旧,朝廷问典型。 百年堪一醉,愁绝几时醒。 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象征手法,这首诗不仅赞颂了鲁仲连的智谋和忠义,也表达了对历史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诗中的每一个字眼都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和哲理
云林和上东退居 摇落湖南寺,烟波古法堂。 寒收石濑浅,天入海门长。 老树占风雨,幽苔稔雪霜。 我来时宴坐,心与白云凉。 诗句解析与注释: - 云林和上: 这可能是指某位名叫和的文人,他居住在云林(可能是一个地名或地点)中。"东退居"可能指的是他在东边某个地方的退隐生活。 - 摇落湖南寺: "摇落"意为凋零、衰败,可能暗指湖南寺的景色在季节更替时显得萧瑟。 - 烟波古法堂:
清源道中喜雨 舟楫津梁狭,城阴雨乍飞。 未能滋土脉,稍可濯春晖。 燕舞高俱尽,鸠鸣喜不归。 三年齐鲁旱,似有麦苗肥。 注释:清源道中喜雨:在清源道中遇到大雨。舟楫津梁狭,城阴雨乍飞:水路狭窄,城墙阴暗的地方开始下雨了。未能滋土脉,稍可濯春晖:不能滋润大地的脉络,但能洗掉春天的阳光。燕舞高俱尽,鸠鸣喜不归:燕子飞翔得高而尽,布谷鸟鸣叫得高兴而不回。三年齐鲁旱,似有麦苗肥:已经连续三年干旱
《谷日》 海色晨初敛,江烟冷不消。 春催花有态,寒尽麦无苗。 狎鸟时时近,江鸿日日遥。 田书纪占验,遍借老农抄。 注释:海色早晨刚刚收敛,江面上的烟雾依然寒冷不散。春天催开了花,花儿们姿态各异。寒冬已逝,小麦已经没有幼苗了。喜欢鸟儿时常用它们作伴,江边的鸿雁却总是飞得那么遥远。占卜、记录农事的田书,需要借助老农的帮助来抄写记录。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农村生活景象的田园诗。诗中描写了海上景色
【注】澹庵:诗题作者自号。石室:隐居之所,此处指山林。 1.苔封石室净无尘,乌几萧萧作隐沦。 注释:《山园留题》是王维的一首五言律诗(全诗共四句)。首句写诗人在深山中隐居生活,环境幽静,空气清新,没有尘世的喧嚣和烦恼。次句描绘了诗人居住的简陋而古朴的茅屋,以及他在其中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第三句通过“寄傲”一词,表达了诗人对高远境界的追求和向往。最后一句则是诗人对未来生活的担忧和期待。 赏析
【注释】 ①滋阳:山名,在今陕西。 ②信宿:一宿,即一夜。 ③联巢:筑巢。 ④卑飞:低飞。 ⑤觅食:找食物吃。 ⑥老去:年老。 ⑦春归:春天来临。 ⑧异时:将来的某一天。 ⑨驱父子:驱使父子。 ⑩不复:不再。 【赏析】 《滋阳道中咏乌》是唐朝诗人王建的作品。这首诗描写了一只乌鸦在滋阳道中飞翔,它常常在低矮的树枝上筑巢,并且经常把幼鸟带在身边。当它年老时,它总是选择稳定的树枝栖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