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之世
云壑郁芊绵,瑶林耸苍翠。 冠盖盛遨游,良辰惬胜地。 注释:云深山高云雾缭绕,树木茂密;山林中树木苍翠欲滴。众多官宦显贵在此畅游,美好的时光适合在美丽的山水胜地度过。 岩际张华组,花前驱小队。 鸟啼山籁寂,鹤舞松阴碎。 注释:在山间悬崖峭壁之上悬挂着华丽的丝织物(华组),花朵前面簇拥着小队伍(小队)。鸟儿的叫声让山林中的自然声音都沉寂下来,仙鹤在松树林中飞舞,仿佛是碎碎的松针。 轻霞槛外浮
【注释】 嬿婉:女子的美貌柔媚。倏已捐:忽然之间就消失了。室庐(lú):房屋。芜漫:荒废。遗器:死者生前用过的物品。手泽:沾有血迹的手迹。狼籍:纵横散乱。束素:帛,指祭奠用的白色绢。妥:安置。冥魂:阴间的灵魂。虚位:空缺的座位。遗玩:死者留下的玩物。镜台:照见容颜的镜子。谢影:照见容颜而消失的影子。蕙草:香草。依幔:倚靠在幔帐上。凄凄:形容悲伤的声音。沈沈:沉静的样子。盘餐:饭食,这里指祭品。晏
伤逝 其二 候纩良已窅,叩音亦云寂。 昔日深闺人,今为泉下客。 芳华犹未歇,零露忽成夕。 重衿结罗襦,珍重藏遗魄。 黄肠一以掩,百年不复觌。 欲掩还踟蹰,临诀重悽恻。 注释解释: 候纩:等棉花吸足了水变软后,再用来给病人枕着。 窅(yǎo):深远的样子。 叩音:指敲床。 昔:以前。 深闺:深深的内室。 泉下客:死后作鬼的人。 芳华:美好的青春年华。 重衿:重叠的衣襟,这里借指衣服。 罗襦(rú)
【解析】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不见室中人,空对庭前树”写景抒情;颔联“庭树发新葩,攀条人已故”写诗人的感慨;颈联“荒苔封旧径,犹记游行所”,诗人以苔痕暗示游踪,表现了物是人非之感;尾联“幽禽亦何知,两两花间语”,诗人用幽禽的鸣叫来表达自己的悲凉之情。全诗抒发了诗人对往昔的追忆,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生命短暂的悲哀和感叹。 【答案】 诗句: (1)不见室中人 注释:指妻子去世,自己独居空闺。
仪床虚自设,灵爽亦何之。 伫立望空帏,姗姗来何迟。 謦欬如可即,长寐乃于兹。 抚棺寂不闻,恸擗复逾时。 痛定还嘿嘿,咄嗟此情痴。 注释: - 仪床:指祭奠用的祭床。 - 灵爽:指死者的灵魂或神主。 - 伫立:长时间站立。 - 姗姗:形容行走缓慢的样子。 - 謦欬:咳嗽的声音。 - 长寐:长时间睡觉。 - 抚棺:抚摸棺材。 - 恸擗:悲痛地捶打或哭泣。 - 痛定:悲伤的情绪平静下来。 - 嘿嘿
【注释】 1、单居寡灌:孤独无依。灌:同“怙”,依赖。 2、含悽(qī)即空馆:悲伤凄楚就降临在空寂的馆舍。 3、瑶琴:美玉制的琴,喻指高雅的乐器,亦借指音乐。 4、御:通“欲”。 5、架上残书乱;书架上堆满了零乱的书籍。 6、据案漫捉管:随手拿起琴弦拨弄琴弦。 7、对影怜影只:自己对着自己的影子怜爱。 8、约带减腰半:腰带瘦了,只有腰部的一半。 9、恍恍坐如驰:恍惚间坐着好像奔驰一般。 10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第一句:秋宇何寥廓,澹宕来轻飔。 - 注释:秋空何其辽阔,轻风徐徐吹来。 - 译文:秋天的天空多么广阔,轻轻的秋风拂面而来。 - 赏析:开篇就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广阔的秋日景象,通过“秋宇”、“澹宕”、“轻飔”等词汇,展现了秋天的空旷与清冷。秋风的到来,带来了一种凉爽的气息,仿佛能洗涤心灵,让人感到宁静与舒适。 第二句:皓月流空庭
【解析】 本题是考查对古诗文的赏析能力。解答此题时,首先通读全诗,整体把握诗歌内容大意和思想情感;然后逐句分析诗句,指出其表达的情感,并写出在结构上的作用等。理解诗句含义要注意:关键词的解释、诗句的含义、作者的情感以及诗句的意境等。同时,了解古诗中的常用词语,如“拜庆”指拜贺庆祝的意思,“花列”指花丛中排列,“芳躅”指踏过的花瓣痕迹等。 【答案】 译文: 经过外家,来到老朋友家,不见故人
悲永日 滞绪已恹恹,迟景倦方永。 谁云酒破愁,愁来复难整。 虚槛飒回飙,萧条山阁静。 几案俨遗翰,丹青幻留影。 对此还如梦,悟来方一省。 注释: 1. 悲:悲伤、哀伤 2. 滞绪:停滞的思绪 3. 恹恹:形容心情郁闷,不振作的样子 4. 迟景:夕阳西下的景象 5. 谁云:谁说? 6. 酒:指酒宴 7. 破愁:解愁,使忧愁消散 8. 还如梦:像梦境一样,比喻虚幻不实 9. 悟来:明白过来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考生准确细致地把握诗歌的核心思想、重要字词和表现手法。同时,也要注意结合诗歌的创作背景、作者生平和具体语境进行具体分析。本题要求考生赏析诗歌的内容。 “端居旷时序,谁怜偕隐心”,意思是:独自居住在空荡荡的居室中,时光流逝,岁月蹉跎,谁人能体谅我隐居的心志呢? “园庐一经涉,欢晤永沈沈”,意思是:园中的小屋一旦经过,欢乐的聚会便永远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