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之世
徐济伯画白鹰歌 徐郎写白鹰,肃肃毛欲动。铁爪盘挐大石间,其下冲波万丈涌。 素波霓裳一色明,照见愁眉双目睛。长天远浦云飞断,老树一枝纵复横。 徐郎真好手,胸中别作禽兽囿。摩挲落笔分翅翎,烂熳临池开花柳。 曾扫上林春曙图,骨相形神色色殊。信手招云雾,决眦入毫铢。 扶桑半映万林西,孤凤初鸣百鸟啼。菰蒲菡萏泛泛出,荆棘橐梨隐隐栖。 此鹰一出众禽避,半空袅袅流云气。垂头一叫众鸟号,奔涛破山风动地。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方郎手提三尺剑 - 关键词: "方郎"、"三尺剑" - 注释: 方郎是人名,三尺剑可能是指某种兵器或武器。 - 赏析: 此句描绘的是方郎手持长剑的英姿,表现出其武勇。 2. 云是延津跃出双龙子 - 关键词: "延津"、"双龙子" - 注释: 延津是地名,双龙子指传说中的神物。 - 赏析: 这一句通过比喻手法表现了方郎的英勇和不凡。 3. 自言此物信有神
羽甫兄采松花和茯苓作饼饵见贻诗以酬答 羽甫兄用松花与茯苓做成的饼饵,我收到了。 注释:羽甫兄,这里指的是诗人的朋友或者亲戚,可能是一位擅长烹饪的人。 译文:羽甫兄用松花与茯苓做成的饼饵,我收到了。 并刀剪龙髯,长镵斫木瘿。 注释:并刀是一种古代的切割工具,可以快速地切断食物。龙髯是形容胡须非常长,像龙一样。长镵是一种用来砍伐树木的工具,可以削去树皮上的瘤子。 译文:用并刀剪下像龙一样的胡须
蟠木几歌 千层万叠,交错纷乱的盘根错节。岩石峻峭,历历在目,令人叹为观止。 下垂两股,犹如野兽蹄子奔跑,直抵地面。这种独特的生长方式让人不禁想起古代传说中的“踯躅兽”,它们以奇特的姿态和速度,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左撞右突,相互支撑,上面平整无削痕。这种独特的生长方式让人不禁想起古代传说中的“槎枒老树根”,它们坚韧不屈,历经岁月的洗礼,依然屹立不倒。 此树蟠根,几近千年。它深深地扎入土中
【赏析】 《宝剑篇赠陈子明》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咏物诗。此诗通过赞美一把宝剑,表达了诗人对英勇、坚毅与正义的向往与追求。 这首诗开篇就提出了一个疑问:“宝剑何神异?”接着,诗人描绘了宝剑的材质和外观,将其比作鬼国的铁和昆吾之炭炼制而成。这两句诗通过对宝剑的材料和形态的描述,为接下来的赞颂做好了铺垫。 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宝剑的特点:色与青蛇差相似,灵气莽莽含天晴,混元太如合流形
诗句: 尔汝行赠陈子明陈郎听我击节歌尔汝,古人结交重意气。呜呼覆雨复翻云,此道于今已扫地。 鸢肩鹤膝蛇为行,百态千容工巧媚。由来木疆性所宜,随俗纤趋我不为。 相逢一笑惟尔汝,世上悠悠那得知。 译文: 在这首诗中,作者通过赞美友情、友谊和忠诚来表达对朋友的深深敬意。他描述了古代交友之道重意气相合,感叹世事无常,人生如覆水难收,世事如同翻云覆雨一般变化无常,但真正的道义已经荡然无存。接着
【注释】: 1. 海树郁青青,人烟白浩浩:指琼崖地区。海树,海中树木。郁青,颜色深浓。人烟,指陆地上的房屋、炊烟等。白浩浩,形容人烟稠密,一片白色。 2. 乃,于是;乃者,过去时,表示对刚才所讲内容的追忆。别岛,指岛上的蓬莱山。 3. 东来,指从东方来的大海。巨浸,大湖或大海。碧蒙蒙,碧绿浑圆的样子。欱(duǒ)沓,形容波浪起伏的样子。元气,指天地间的生命。 4. 水底神鱼或作雨,溪边种草能知风
何当理棹水云边,与尔烂醉卧云石。 释义:何时才能把船驶到水边的白云旁,和你一起烂醉如泥地躺在白云上。 注释: 1. 何当:何时;什么时候。 2. 理棹:把船开到水边的山石旁。 3. 尔:你。 4. 烂醉:指畅饮至醉。 5. 卧:躺着,躺下。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理想的生活画面:一个人在水边的白云旁,驾着小船,悠然自得地行驶,最终停靠在白云旁的山石旁。他在那里与心爱的人一起畅饮至醉
【注释】 1. 读书破万卷:读书很多,但并没有得到什么知识。 2. 拈笔无一字:拿笔想写点什么却一点也下不了手。 3. 结客近三千:结交朋友的有几千人。 4. 缓急不可恃:在紧急情况下,没有人可以依靠。 5. 闭门谢客客从呼:把门关上,不与任何人来往。 6. 焚书烧笔坐虚无:把书烧掉,拿起笔来发呆。 7. 饱饭三时无一事:吃饱了,三天时间什么事也不做。 8. 坦腹击缶歌乌乌:把肚子露出来
我听说勾漏之峰绵延万里,丹梯碧落悬浮云气。山人家住在彩云西面,拿着铁锹被云雾劈开石髓。 千沟万壑云雾冥冥,云中隐隐约约鸡鸣犬吠声。曾是葛洪飞度的地方,至今还留有翠屏的遗迹。 翠屏黝黑相连着石屋,山人夜晚依倚绳床过夜。云梯高峻削去玉芝,瑶函飘渺打开金箓秘。 山人出入云气随风,山人放歌铁笛吹。鸾音凤管世人不识,别有霓裳羽衣词。 醉来挥笔扫丹嶂,倏忽烟霞展开万状。解衣遥临磅礴前,传神偏在阿堵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