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盘万盘互紏纷,嵚巇历落可笑人。
下垂两股踏至地,宛似踯躅兽蹄奔。
左撞右突相撑拄,其上衍平无削痕。
玩之疑石又疑铁,乃是槎枒老树根。
此树蟠根几许年,此根入土沦黄泉。
未睹繁阴碍白日,定有偃盖摩苍天。
霜餐雨蚀干柯尽,根含神理郁缠绵。
天翻地转如驱毂,深谷为陵陵为谷。
淘沙汨浪孤根出,尘埃谁识真面目。
水石樵人太好事,移我中林之幽屋。
自来野性百不爱,爱此离奇伴幽独。
蓬头坦腹据豪吟,偃仰摩挲看不足。
我闻汉时有古桐,中郎拔之煨烬中。
深山大泽宁无此,斧斤狼藉恣蕴崇。
孤性不随劫火尽,出世或凭神鬼工。
轮囷堪为万乘器,雕锼无人谁先容。
吁嗟无人谁先容,且置中林幽屋中。

蟠木几歌

千层万叠,交错纷乱的盘根错节。岩石峻峭,历历在目,令人叹为观止。

下垂两股,犹如野兽蹄子奔跑,直抵地面。这种独特的生长方式让人不禁想起古代传说中的“踯躅兽”,它们以奇特的姿态和速度,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左撞右突,相互支撑,上面平整无削痕。这种独特的生长方式让人不禁想起古代传说中的“槎枒老树根”,它们坚韧不屈,历经岁月的洗礼,依然屹立不倒。

此树蟠根,几近千年。它深深地扎入土中,仿佛与黄泉共舞。然而,它并未被繁茂的树叶所遮挡,反而显得更为高大、挺拔。

未睹繁阴碍白日,定有偃盖摩苍天。这句话描绘了这棵古树的气势,它仿佛是一座高山,直插云霄,遮天蔽日。

霜餐雨蚀干柯尽,根含神理郁缠绵。这句诗描绘了这棵古树的生命力,即使遭受严寒和风雨的侵袭,它的根部依然坚韧不拔,充满生机。

天翻地转如驱毂,深谷为陵为谷。这里用“驱毂”比喻这棵古树的力量,它仿佛是一位英勇的战士,无论何时何地,都坚守在原地,守护着自己的家园。

淘沙汨浪孤根出,尘埃谁识真面目。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这棵古树的敬畏之情,它仿佛是一位智者,用自己的存在告诉人们:真正的价值不在于外表,而在于内在的品质。

水石樵人太好事,移我中林之幽屋。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这棵古树的保护欲望,他希望能够将它保护起来,让它继续传承下去。

自来野性百不爱,爱此离奇伴幽独。这句话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真实想法:他并不讨厌这种野性的存在,反而对它产生了深深的喜爱。因为只有野性的存在,才能让人们感受到生命的原始和自然的魅力。

蓬头坦腹据豪吟,偃仰摩挲看不足。这里描绘了诗人与这棵古树之间的互动,他们仿佛是一对亲密的朋友,相互陪伴、相互欣赏。

我闻汉时有古桐,中郎拔之煨烬中。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向往之情,他希望人们能够珍惜这些历史文化遗产。

深山大泽宁无此,斧斤狼藉恣蕴崇。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他不希望过度的开发和破坏,让这片土地失去原有的美丽和魅力。

孤性不随劫火尽,出世或凭神鬼工。这句话揭示了诗人对古树生命力的赞美之情:它虽然经历了无数的劫难,但依然顽强地生存着,展现出了超脱尘世的风采。

轮囷堪为万乘器,雕锼无人谁先容。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古树价值的肯定:它不仅是自然的瑰宝,更是历史的见证者。

吁嗟无人谁先容,且置中林幽屋中。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古树命运的担忧:它虽然拥有如此高的价值,却仍然面临着被砍伐的命运,让人们不禁感叹世事的无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