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人高敞苾云堂,云窗雾栋驾虹梁。
白目看云卧不足,晴天云景悬清光。
团云隐隐如倾盖,飞甍直豁翔云外。
谁向云林种白榆,谁引云槎泛碧海。
朝朝暮暮云重重,云来云去杳无踪。
白云时或化苍狗,黑云时或乘赤龙。
世间万事浮云变,心似闲云任舒卷。
主人雅得看云趣,云卧忘机自仰偃。
问君云卧几经时,看君年少青云姿。
万里云衢争蹀躞,百尺云柯光陆离。
休讶无心云出岫,暂尔云栖依泽薮。
懒云高处枕书眠,云关静掩无人叩。
瑶函金歼盛云缃,丹梯碧戺缭云房。
云岩露滴茶烟冷,云阁霞分藜焰光。
侍童双双傍云宿,时拥云车骖白鹿。
闲持玉锸斫云根,拾得灵芝莳云谷。
鸡犬云中寂不闻,云璈翠管杂缤纷。
过逢半是云仙侣,多暇时删云笈文。
君住云西我云北,披云一见增颜色。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题何文起云卧轩》。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释义及赏析:
何人高敞苾云堂,云窗雾栋驾虹梁。
注释:何人建造了高大宽敞的白云堂,窗户和梁架如同云雾缭绕,宛如彩虹横跨。
赏析:开篇以壮丽的景象描绘了云卧轩的建筑特点,展现了建筑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白目看云卧不足,晴天云景悬清光。
注释:我抬头望着白云,觉得躺着不够,晴朗的日子里,天空中的云彩映照着明亮的阳光。
赏析:诗人通过自己的视角观察自然景观,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向往。团云隐隐如倾盖,飞甍直豁翔云外。
注释:云团时隐时现,宛如倒扣的车轮,屋脊直插云霄。
赏析:通过比喻和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建筑与云的相互映衬之美。谁向云林种白榆,谁引云槎泛碧海。
注释:是谁在云林中种下了白榆树,又是谁引导着云槎在碧海中航行。
赏析:诗人通过提问的形式,引发读者思考,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向往。朝朝暮暮云重重,云来云去杳无踪。
注释:每天早晨和傍晚,云层都十分厚重,云来的时候看不见它的踪迹,云去的时候也找不到它的影子。
赏析:描述了一天之中云的变化无常,展现了自然景象的变幻莫测。白云时或化苍狗,黑云时或乘赤龙。
注释:有时候白云会变成苍狗的模样,而黑云有时则像赤龙一样奔腾。
赏析:通过对云的变化的描述,展现了自然界的神奇和变化无穷。世间万事浮云变,心似闲云任舒卷。
注释:世间的一切事物都如同浮云一般变化无常,我的心就像那悠闲自得的云朵,可以自由地卷舒。
赏析:诗人以云为喻,表达了对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内心情感的自由自在的追求。主人雅得看云趣,云卧忘机自仰偃。
注释:主人很懂得欣赏观云的乐趣,他在云卧轩里躺卧时忘记了世俗的束缚,自得其乐地仰卧。
赏析:表达了对主人生活态度的赞美,以及云卧轩给他带来的宁静和愉悦。问君云卧几经时,看君年少青云姿。
注释:请问您在这里云卧多久了,看看您年轻时就已经拥有了崇高的志向。
赏析:通过询问的方式,诗人对主人的生活和抱负表示了好奇和赞赏。万里云衢争蹀躞,百尺云柯光陆离。
注释:万里之外,云路纵横交错,争先恐后;百尺高的云柯上,光芒四射,色彩斑斓。
赏析:描绘了云卧轩周围云景的美丽和壮观。休讶无心云出岫,暂尔云栖依泽薮。
注释:不要惊讶无心之辈会从山峦间出来,暂时栖息于湖泊边的小丘。
赏析:通过对比和拟人化的手法,展现了云的灵动和自由。懒云高处枕书眠,云关静掩无人叩。
注释:慵懒的云朵在高处像枕头一样倚靠着书本睡着了,只有云门静静地掩藏起来,没有人来敲响。
赏析:描绘了云卧轩周围的静谧和幽美。瑶函金歼盛云缃,丹梯碧戺缭云房。
注释:用精美的玉盒装满了五彩斑斓的云霞,红色的梯子穿过碧绿的栏杆环绕着华丽的房间。
赏析:通过细节的描写,展现了云卧轩内部的奢华和精致。云岩露滴茶烟冷,云阁霞分藜焰光。
注释:岩石上的露水凝结成珠,滴落在茶杯上发出清凉的声音;云阁楼台上,晨光洒落,犹如霞光般绚烂。
赏析:通过对自然环境和建筑的描写,展现了云卧轩内外的和谐美景。侍童双双傍云宿,时拥云车骖白鹿。
注释:侍童们成对儿地陪伴着在云端睡觉,不时地拉着云车陪白鹿一起奔驰。
赏析:描绘了侍童们与云共处的欢乐场景,以及白鹿与云车相伴的和谐画面。闲持玉锸栽云根,拾得灵芝莳云谷。
注释:闲适地拿着玉锸挖掘云根,还发现了灵芝并种植在云谷之中。
赏析:通过具体的动作描写,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和对植物栽培的兴趣。鸡犬云中寂不闻,云璈翠管杂缤纷。
注释:家里的鸡犬在云中寂静无声,仿佛被隔绝在外;而云楼上传来清脆悦耳的乐曲声,各种乐器奏出的乐声交织在一起。
赏析:通过对比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云卧轩内外的和谐美景。过逢半是云仙侣,多暇时删云笈文。
注释:偶尔遇到一半是神仙伴侣的人,他们闲暇时会翻阅关于云的书籍文献。
赏析:通过人物的对话和行动描写,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对知识的渴望。君住云西我云北,披云一见增颜色。
注释:你住在西边,我住在东边,当我站在云端相见时,你的容颜更加美丽。
赏析:通过对比和诗意的表达,描绘了两位主人公在云端相会的情景。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和文人生活情趣的山水田园诗。通过对云卧轩及其周边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唐代社会对文学艺术的重视和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