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之世
凌冬辞乡邑,盛夏滞京师。 译文:在寒冷的冬天告别故乡和城镇,夏天则滞留在京城。 注释:凌冬辞乡邑,指冬天离开家乡;盛夏滞京师,指夏天在京城逗留。 赏析:此句描写了诗人离别故乡和京城的情境,表达了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端午舟中述怀 戒途理舟楫,行行赴郊圻。 水宿淹宵晨,我思如渴饥。 译文:乘坐船去迎接端午节,沿途处理船桨,一路奔赴郊外祭祀。夜晚住宿在水中,我思念就像口渴和饥饿一样。 注释:戒途理舟楫
注释: 兹物谁知贵,沙土埏埴成。 沙土和泥制成的东西,谁又会觉得它珍贵呢? 既无瑰异姿,了不殊众形。 既然没有奇异的形态,也就不必与众不同。 为器充庖■,受水同瓶罂。 用来做饭的器皿,接受水的容器,都和瓶子、罐子一样。 幸不遭毁残,犹然保坚贞。 幸好没有遭受毁坏和破坏,仍然保持着坚韧和贞洁。 年深貌质故,摩久刓廉棱。 时间久了,它的外貌已经变得陈旧,磨损也使它的棱角变得圆滑起来。 黯如入土色
周明府席中赋赠 使君昔朝天,凫影傍云翔。 今日瞻双凫,还集旧河阳。 河阳千万户,处处沾化雨。 仙萼被华阴,映带甘棠树。 树影何离离,偏萦去日思。 居人严呵护,父老望旌旗。 使君褰帷入,甘雨随车湿。 冠盖夹毂迎,吏人捧案立。 吏散官衙清,瑶琴拂匣鸣。 泠然发新韵,仿佛旧清声。 声清何浏浏,疑是南薰奏。 一弹氛埃涤,再弹民物阜。 愿君理此曲,长奏南风前。 更以献明廷,天子寿万年。 注释: 1.
题梁伯静斋壁 山人不近山,一廛还近市。 柴门日掩开,市声不到耳。 斋中何所有,一榻而已矣。 举案对山妻,挟书授儿子。 注释: 1. 山人:指隐者。2. 一廛(chán):古代量词,一廛等于一顷。这里用来形容居处虽小,但有山林之致,可以自得其乐。3. 柴门:用柴草扎成的简陋门。4. 市声:市场的声音。5. 举案:用盘子托食物。古代礼制规定,主人为客献上饮食时要用托盘,称为“举案”。6. 挟书
【注释】 课圃:种菜。 构室:建造小屋。 榛莽:草木丛生之地。 为园:种菜。此句意为:在荒野里建了个小菜园。 讵(jù):岂,难道。 荒蔓:杂草生长。 禽鱼:家禽和家畜。 习主懒:习惯于主人的懒惰。 花睡:花卉因缺水而枯萎。 宁:哪。 圃场植:菜田里种植的植物。 闲姿:闲适的姿态。 狎(xiá):亲近,亲密。 厌(yàn):厌倦。 间(jiàn)之:离间,挑拨离间。 刺刺:议论纷纷的样子。 童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韩孟郁的深深怀念之情,同时也展现了韩孟郁的才华和人格魅力。 首联“夙昔奉君子,妙言契金兰。”是说作者从早到晚都尊敬、崇拜着韩孟郁,他们之间的友情深厚得如同金兰之交。 颔联“摘文奋逸藻,绝景蹑高坛。”是说韩孟郁有着超凡脱俗的才华,他的文章如同摘自天上的星辰,飘逸而灵动,他的志向如同攀登高山一样崇高。 颈联“大雅久沈冥,沦代在其间。”是说韩孟郁虽然身处乱世
【注释】 1. 胭脂花:一种红色的鲜花。 2. 山林:山野。 3. 绾(wǎn)髻:古代妇女束发时用簪子固定在头上,叫做绾髻。 4. 和铅:即“和脂”,指用胭脂点画眉色。 5. 苔茵:青苔铺成的地毯。 6. 缀:加。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胭脂花的美丽与用途。胭脂花的香气和颜色都很纤细、新颖,可以绾起头发来增添美丽,也可以用来点染眉毛。虽然这种美丽的事物不能经常使用
生日 - 注释:今天是你的生日,又是一个月圆之夜。 - 译文:今天是你的生日,又是月光皎洁的晚上。 - 注释:回想三十三年前,那时我还是一个年轻人。 - 译文:回想起三十三年前,那时我还是一个年轻的时候。 - 注释:时光如箭一般飞逝,未来的日子将如何变化呢? - 译文:时光如同疾驰的马车,未来的日子又将如何发展呢? - 注释:过去的岁月已随风飘散,未来的路还很长。 - 译文
我们来分析这首诗: 1. 第一句:“矫矫蒋生郎”,这里的“矫矫”是形容人物英俊挺拔的样子,而“蒋生郎”则可能指的是一个名叫蒋的人。这句话可能是诗人对某个人物的赞美或描述。 2. 第二句:“微尚差不俗”,这里的“微尚”是轻微地喜欢,而“差不俗”则是说这个人并不过分,而是恰到好处。这句话可能是在说这位蒋生郎虽然有其独特的个性,但并不过于张扬,保持了一种低调而又不失格调的态度。 3. 第三句
注释: 1. 阿荐(yàn):这里指邓山人。 2. 厥性寡所谐:他本性不喜欢与人交往。 3. 时时倾绿醑(wǔ):经常把酒喝得一干二净。 4. 顿顿啖青齑(jī):每天吃着绿色的蔬菜,也就是青菜。 5. 胡不放两眉:为什么不放下眉头呢? 6. 跌宕恣心怀:任凭心情起伏不定。 7. 有酒醉便得:有了酒就醉了。 8. 无钱使亦佳:没有钱也没关系。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邓山人的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