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之世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描述了主人对园子的布局和布置。以下是逐句释义: 市居厌烦嚣,山栖讶岑寂。---- 居住在喧嚣的城市中,感到烦躁;而住在山林中,又觉得寂静。 惟此半亩园,可以恣吾适。---- 只有这个半亩大的园子,可以让我感到舒适。 远可揽溪山,近不越篱壁。---- 在远处可以揽取溪流和山景,在近处也不会超过篱笆。 周垣缀牡蛎,甃坛斫方石。---- 围墙上镶嵌着牡蛎壳
题松泉雅适卷 泠泠百丈泉,迸流穿石罅。 上有千仞松,盘拿互相亚。 寒飙六月起,惊涛莽崩泻。 龙鳞珠雾喷,麈尾箭波射。 葱郁似含春,清凉可消夏。 閟岩夐深靓,悬磴绝潇洒。 兰楣支杏梁,缥缈连云架。 药臼倚松根,茶寮当竹下。 石几净无尘,丹书研露写。 苔印芒履滑,枝碍罗巾絓。 观世得沈冥,寄怀任骚雅。 名利两蜗牛,乾坤一指马。 言从静者居,请息俗士驾。 【注释】 ①泠泠:水声。百丈:一作“百尺”
解析 1. 闻鸡未觉晓,辨色始知旦。 注释: - 闻鸡:听到公鸡的叫声。 - 未觉晓:没有意识到天亮了。 - 辨色:通过观察天色变化知道是白天还是夜晚。 - 开始:指起床。 赏析: 这两句诗描述了一个早起者在鸡鸣声中醒来,通过辨别天色变化而知晓已是早晨的情景。这种描绘传达了一种对时间流逝和日常生活节奏的微妙感受,同时也反映了古代人对晨光与日常活动的依赖性。 2. 谯楼鼓一声,惊起晨鸦散。
诗句解析与注释: 1. 劳劳五里亭,禅关亦在兹 - “劳劳”形容路途遥远或辛苦。 - “五里亭”是地名,位于旅途中。 - “禅关”指佛教修行者进入寺庙的关卡或门径。 - “亦在兹”表示此地也设有修行的场所。 2. 往来冠盖人,驻马暂经时 - “冠盖”指官员的头巾和冠帽,代指高官贵人。 - “往来”描述频繁来往的人。 - “暂经时”意味着停留短暂时间。 3. 轮蹄纷杂遝,供张错路岐 -
【注释】 翳然:茂密的样子。蒲稗相因依:指水边茂盛的蒲草与水生植物相互依傍。蒲,通“蒲”。灌莽司垣扉:灌莽(长满野草的土丘)守卫着院门。灌莽,这里形容草木丛生。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黄氏园景和作者重游时的感受的七古。全诗描绘了春游、夏游、秋游和冬眠的不同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 首联两句写园内环境。“翳然一林水”,点明时间是春天;“蒲稗相因依”,说明园内生长着茂盛的水生植物。
【赏析】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诗人在秋日里听到远处的砧声而引发对故乡和亲人思念之情。首联“闻蝉”写景,露虫动秋感,切切号枯林,点出秋天的景象;颔联“一声声断续,沁入离人心”,以声衬情,用“一声声”和“切切”两个叠词来表现蝉鸣之声的哀切凄楚、断断续续、连绵不断的特点,渲染了秋天的萧瑟凄凉的氛围,烘托出了诗人的孤独寂寞的心情。颈联“寥韵发空谷,馀响曳墙阴”,描绘出秋天的空旷寂静
这首诗描绘了天宁寺的景象,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下面是逐句释义和译文: 1. 驰道夹椰阴,暝风吹冽冽。 - 驰道(古代的车道)两旁是椰子树,傍晚的风很冷。 2. 笋舆踏山影,岚重炬难彻。 - 竹制的小车(笋舆)在山影下行驶,浓重的烟雾使灯笼难以照亮。 3. 初日发海光,白处天疑缺。 - 初升的太阳发出光芒,白色的云彩让人怀疑天空缺了一块。 4. 俄而诸天霁,群象灿可阅。 - 不久
金粟泉 诸天空际浮,海水周其外。 颢气吹鸿蒙,天水相映带。 荷叶漾珠光,泓碧在深霭。 渟潴不见流,众酌任所丐。 海味搅盐汁,一点如甘霈。 空洞何吐茹,香粟喷金濑。 仙葩不依凡,著土仅芽蒂。 冥心观物始,兹理曷茫昧。 天风吹海涛,众灵莽奔会。 冷然毛骨清,三酌营魂怖。 注释: 1. 金粟泉:一种自然景观,泉水清澈透明,水面上漂浮着金色的粟米。 2. 诸空:指天空和大地,这里指的是金粟泉周围的环境。
【诗句解释】 1. 毒龙所止处,水必浑以腥。:指白龙泉位于毒性极强的毒龙之居地附近,所以水质必然带有强烈的腥味。 2. 兹泉名白龙,水味何清泠。:这口泉水被称为白龙,但为何水清澈凉爽呢? 3. 澄澄鉴毛发,龙曷遁其形。:清澈的水中能清晰地映照出毛发,那么毒龙怎能逃得过它的存在呢? 4. 阴风时怒号,微吟或可听。:有时山间阴风呼啸而过,发出怒吼般的声响,让人不禁倾听。 5. 川脉发神光,尤物藉其灵
【注】: 黝:黑色。 金风:指秋天的风,秋风。 绀宇:深红色的建筑物。 崖:山石。 云林:山林,这里特指佛教寺院。 衿(jīn)想:襟怀,抱负。 朋好:朋友,朋友之间。 纡回:曲折迂回。 郊坰:原指郊外,这里指郊野。 戒衲子:和尚,僧侣。 北海罍:北齐王微的酒器名。 檀越:旧时对人敬辞,意即施主。 竹戛:竹制的击磬声。 残碣:断残的碣石碑。 觊觎(yú):窥视,希望。 叶所怀:指自己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