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之世
和贫家静 琼人不货帚,教童缚数头。 贫家无长物,阶净竹修修。 巧月到庭除,偏能为我留。 窗明地亦洁,此乐安可媮。 注释:琼人指清洁的人,他们不用扫帚打扫庭院。贫家的财物很少,所以只有几根竹子被清扫得干干净净。 译文:清洁的人不用扫帚打扫庭院,教导孩子捆扎几根竹子。 和贫家静 琼人不货帚,教童缚数头。 贫家无长物,阶净竹修修。 巧月到庭除,偏能为我留。 窗明地亦洁,此乐安可媮。 注释
【注释】 和:调和,调和香气。 穷冬:深冬。 憺(dǎn):安逸。 冱(hù):凝。 绛蜡炬:指红烛。 斗帐:指帐子。 樵人:打柴人。 割松脂:砍伐松树。 青烟团:烟雾缭绕的一团。 琼人:仙女。 沉檀:香名。这里代指松木。 茝兰:一种香草。 覆瓦:将火盖在瓦上。 收煤:收集炉灰。 龙香剂:熏香用的器具,似香炉。 弃置:抛弃。 良材:好的木材。 遇:遇到,得到赏识。 太息:叹息。 更阑:深夜。
【注】 1. 和籴米:古代一种制度,地方官府向农民收购粮食以供官府食用。2. 饥鼠徙邻家:比喻农民因缺乏粮食而生活贫困。3. 山僮:指农民,山僮指农民的农奴。4. 常餐少鲜味:形容农民的生活艰苦。5. 顿顿摘青葵:指农民每天忙于耕作,无暇顾及其他。6. 八口仰空地:形容农民家庭人口众多,但土地有限。7. 束带不任锄:指农民穿着整齐的农服,但仍然从事繁重的农耕工作。8. 蔬食犹怀愧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和表达技巧的综合赏析。 “次答友人池馆闲步见怀”:这是一首酬答诗,诗人在朋友的邀请下,去游览了池馆,并写下了这首答谢诗。首句写秋天的景色,第二三句写游池馆时的心情。第四五句点明自己因病谢客,六句写行舟途中所见的鸥鹭随行的景色。最后两句写因思归而产生悲戚之情。 “秋光荡人怀”,“秋光”即秋景,“荡人怀”,即撩拨人的心情、触动人的情思。“霁景媚澄池”,“霁”指雨过天晴
【注释】 树萱:种植萱草,象征忘忧。 不可忘:不能忘记。 浇以泪淋漓:用泪水浇灌。 培以思懊恼:用思考烦恼来培养。 向风顿发生:被风吹拂时立即生发。 离离不堪扫:稀疏零落的样子,难以清扫。 大地为愁城:大地成了忧愁的屏障。 播种遍穹昊:到处播散种子。 其根不可芟:它的根部不能割掉。 其叶不可槁:它的叶子不能枯死。 谁云万斛忧:谁说有万斛的忧愁? 疗以一茎草:用什么来治疗呢? 万斛:万担
【注释】 和苏新男见赠草堂初成 鹿性走丛薄,蝉吟翳高枝。——鹿性指野鹿,栖息于草丛中,而蝉则栖于树梢。 结茅依廨宇,丹垩不复施。——结茅:建造茅屋。依:靠近。丹垩:石灰,古代建筑常用的抹墙材料。不施:不再使用。 花间围竹格,引蔓疏离离。——花间:在花丛之间。围:环绕。竹格:竹篱笆或竹制栅栏。离离:茂盛的样子。 短檐碍巾帻,人室始一披。——短檐:低矮的屋檐。巾帻:头巾。披:打开门或窗。 海风荡雨尘
木下庙 在山脚下,有一座木下的土神庙。 译文:这座神庙位于山脚下,名为“木下”,意为“树木之下”。 注释:木下(Mùxià)是古代对地名的尊称,意为“树木之下”。 赏析:这首诗以简练的文字描绘了木下庙的地理位置和建筑特色,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个地方的喜爱和向往之情。诗中没有出现具体的关键词,但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所要传达的情感和意境。 觌面相欺瞒,山灵藏眉目。 石骨标遒隽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作品,全诗如下: 可庐经燬另构小苑因和东坡新居 祝融妒我庐,幸宥垂杨影。 改筑面南离,旧搆成新境。 盘卉经烧残,劫灰同一屏。 月来竟入之,转觉虚堂永。 槿篱芟枯蘖,得雨仍抽颖。 客来始一叹,沧桑亦俄顷。 注释: 1. 祝融妒我庐:祝融是南方的火神,嫉妒我的住所(庐)。 2. 幸宥垂杨影:幸得宽恕,垂杨树的影子依然存在。 3. 改筑面南离:改建房屋,面向南方。 4.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通读全诗,理解诗意,把握思想主旨,在此基础上回归诗句,结合选项中的内容判断正误,并组织答案。本题要求赏析“东坡井”。首先应从“东坡井”的命名入手,探究其命名背后的原因;然后从“东坡井”的特点和作用入手,探讨其价值所在;最后结合诗句,从“东坡井”的历史变迁的角度,进行深入的分析。 “颜城数眼井,井井号东坡。” 解读
【解析】 1. 这首诗是作者送别友人王尧时所作,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2. “墙东”句:指诗人在东墙边。“王居士”,王尧字子安,号东皋子。 3. “手执七寸管”句:指王尧手持七寸长(约三寸)的竹管乐器,旁无其他乐师伴奏。 4. “胸破万卷书”句:指王尧胸怀博大精深,学识渊博。 5. “岂学醯鸡儒”句:意为王尧不向庸俗的人学习,只为自己妻子谋生。 6. “淡香然古炉”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