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冬憺阴晦,海气交冱寒。
我无绛蜡炬,斗帐围红鸾。
樵人割松脂,焚著青烟团。
琼人轻沉檀,嗅此如茝兰。
覆瓦炷其烟,收煤有一盘。
我闻龙香剂,乃出松火残。
恨无和胶法,弃置殊可叹。
良材贵有遇,太息坐更阑。
【注释】
和:调和,调和香气。
穷冬:深冬。
憺(dǎn):安逸。
冱(hù):凝。
绛蜡炬:指红烛。
斗帐:指帐子。
樵人:打柴人。
割松脂:砍伐松树。
青烟团:烟雾缭绕的一团。
琼人:仙女。
沉檀:香名。这里代指松木。
茝兰:一种香草。
覆瓦:将火盖在瓦上。
收煤:收集炉灰。
龙香剂:熏香用的器具,似香炉。
弃置:抛弃。
良材:好的木材。
遇:遇到,得到赏识。
太息:叹息。
更阑:深夜。
【译文】
深冬里,阴晦寒冷,我点燃松明取暖,没有红烛照明,用斗帐围着炉火取暖,砍柴人砍松木取油,烧着松明散发的青色烟雾,用仙女喜欢的香薰,像闻到了茝兰的清香。把燃烧的炉灰收起来,用瓦盖上,再用煤炭添柴,闻着炉中龙香的余味,可惜没有和胶法的熏香,只好放弃它,独自叹息,感叹好料得不到欣赏,只能空自叹息,直到深夜。
【赏析】
本诗描写了作者冬夜读书时点灯取暖的情景。首句写冬夜阴晦寒冷,用“憺”字写出了冬夜的安静与舒适。二句通过对比,写自己没有灯火照明,只有用斗帐围炉而坐。三至五句,通过写樵人砍松取油、燃火取暖等动作,生动地描绘出一幅深冬时节山林中取暖图。六句写用神仙喜爱的香薰来熏炉,以怡情养性。七至九句,写用煤炭添柴熏炉的情景。十句写闻着炉中龙香,可惜没有和胶法的熏香。十一句写放弃熏香,独自叹息。十二句写感叹好材料得不到欣赏。末两句写夜深人静,感慨良材未遇,徒然叹息而已。全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