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劳五里亭,禅关亦在兹。
往来冠盖人,驻马暂经时。
轮蹄纷杂遝,供张错路岐。
尘劳遍大地,佛力津梁疲。
我来登法堂,拈花一问之。
苦海几由旬,尘海亦如斯。
眷兹尘界人,彼岸到何期。
诗句解析与注释:
- 劳劳五里亭,禅关亦在兹
- “劳劳”形容路途遥远或辛苦。
- “五里亭”是地名,位于旅途中。
- “禅关”指佛教修行者进入寺庙的关卡或门径。
- “亦在兹”表示此地也设有修行的场所。
- 往来冠盖人,驻马暂经时
- “冠盖”指官员的头巾和冠帽,代指高官贵人。
- “往来”描述频繁来往的人。
- “暂经时”意味着停留短暂时间。
- 轮蹄纷杂遝,供张错路岐
- “轮蹄”形容马车等交通工具的轮子。
- “纷杂”形容事物杂乱。
- “供张”指提供食物、饮料等。
- “错路岐”意为错乱或错综复杂。
- 尘劳遍大地,佛力津梁疲
- “尘劳”指世俗的烦恼和劳累。
- “遍”表示遍布或到处。
- “佛力津梁”指佛法的力量如同桥梁一样帮助人们摆脱烦恼。
- “疲”表示疲惫或者耗尽。
- 我来登法堂,拈花一问之
- “来”表明作者本人的行动。
- “法堂”是佛教寺庙中的讲堂或讲道的地方。
- “拈花”源自佛教故事,是佛陀用拈起的花启发弟子悟道的情景。
- “一问之”表示提问的方式,强调了提问的重要性。
- 苦海几由旬,尘海亦如斯
- “苦海”比喻苦难深重的生活。
- “由旬”古代长度单位,这里用来夸张地表达时间的漫长。
- “尘海”指世俗世界,比喻纷扰的世界。
- 眷兹尘界人,彼岸到何期
- “眷兹”意为牵挂或关注。
- “尘界”指世间红尘。
- “彼岸”是佛教用语,指达到解脱的境地。
- “到何期”表达了对何时能够达到彼岸的疑问或期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旅途中经过一个名为“五里亭”的地点,感受到周围环境的喧嚣与繁忙,以及自己对此的感慨和思考。诗中通过对比“尘劳”、“佛力”和“苦海”等概念,传达了对人生旅途中苦痛与解脱的深入反思,以及对佛教教义的思考和向往。整首诗语言简洁而含蓄,充满了哲思和宗教意味,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和宇宙的深刻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