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函可
释义: 暂时免于刀剑之害,但天灾人祸仍旧不断;上天也真是无情,只厌弃那些愚昧无知的人类。 锋镝暂云免,潦旱乃相仍。 上天亦何意,厌此蚩蚩生。 注释: “锋镝”是古代兵器,这里指战争中的刀剑。“暂云免”是指暂时免除了兵刃的伤害。 “潦旱”指水灾和旱灾。“乃相仍”表示这些灾害仍然接连不断地发生。 “蚩蚩生”指无知的人民,“厌此蚩蚩生”意为上天厌恶这些无知的生灵。 赏析:
注释 千山二首 其二 策倦疑无路,低松暂可凭。 老僧远招手,更上最高层。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登山之趣的诗。诗人在登上一座高山时,感到疲倦了,怀疑前面没有路可走,就倚靠在一棵低矮的松树旁休息,稍作停留。这时忽然发现远处有位老和尚在招呼他继续登高攀登。于是,诗人振奋精神,鼓起勇气,更加努力地向上攀登。 此诗前两句写登山所见所感。“策倦”是说马疲乏了,人累了,想停下来歇息一下
【注释】 雪中访大翁:在大雪之中拜访了一位年长的老者。 【译文】 我从雪里去,君自雪中来。 今年又见面,第一回相过。 【赏析】 此诗为作者在大雪之中拜访了一位年长的老者,与老者相见的愉快心情,表现了诗人热爱自然、珍视友情的美德。首句“我从雪里去”,表明了诗人对大雪的热爱,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景色的喜爱,以及他那种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第二句“君自雪中来”,则是说大雪之中,老者从何处而来
【注释】 夜:一作“月”。 明月照梦中,荒荒万里白。 梦中:梦里。 惊起揽衣裳,犹疑是乡国。 惊起:被惊醒了。 揽:拉取。 衣裳:指衣服。 犹:还是。 疑:怀疑。 【赏析】 这是一幅写梦的画卷。诗人在异乡他乡的夜晚,梦见故乡明月皎洁如昼,醒来后,仍然疑神疑鬼。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全诗用典贴切自然,想象丰富,语言质朴,意境深远而含蓄,给人以美的享受和艺术上的美感
注释: 我与明月一同来到这里,一路照耀着秋天的草木。 月亮到了朔庭(即北方边境),人到了北方边境就衰老了。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边关景色和思乡之情的诗。首句写诗人同明月一同来到,一路照耀着秋天的草木。二句写月亮到了北方边境,人到北方边境就衰老了。全诗意境开阔,感情深沉
【注释】 自顾:自己。安足(zuǒ)惜:不值得惋惜。 顾彼:指他人。良:很。 天雨粟(yù):上天降下粮食。 毋令:不要让。强别离:强行分开。 【赏析】 此诗是作者在流落他乡时所作,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情况和人民生活的痛苦状况。 “自顾安足惜”,诗人面对自己流落他乡的境遇,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前途命运,自己的处境是否值得惋惜?“安足惜”三字,表明诗人对自身境遇的清醒认识
【注释】汝:你。枯我腹:指你的离去使我饥饿。相持不肯放:彼此纠缠,不能解脱。 【赏析】此诗写离别之痛。首句“汝留”与“汝去”对仗,言其去也;第二句“剜我心”与“破我腹”对仗,言其伤也。一去一伤,一悲一怨,互为映衬,情真意切。全篇语言质朴,感情真挚,是一首感人至深的抒情小品
【注释】即事:眼前之事。同生不能,指同生共死的情义不能实现,指生死不同。徒尔:白白地。尔去未必生,指你离去不一定就死。 【译文】我们活着的时候不能相濡以沫,死了之后也不能相视为徒,死后的死亡与生前的生死不同。 【赏析】此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时所作。诗人在战乱中流离失所,生活十分艰苦。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生死无常的感慨。诗中“同生不能,同死亦徒尔”和“尔去未必生,且非眼前死”,都是说同生不能同死
注释:平常的时候,我与朋友的分别总是很多,今天却不想回望。 脱下手就能飞到天上,得到了钱就可以度日。 赏析:此诗表达了诗人在重别离之际,不愿回首的无奈和洒脱。“脱手”二字,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摆脱世俗束缚、追求自由的精神风貌。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令人回味无穷
【释义】 同谦:指诗人自己;枕上:睡梦中;驿路:古代驿站的道路,也泛指道路;一样:指梦。译文是:在睡梦中,我与您一起回到故乡,您已经走了五千里了。 【赏析】 本诗是一首送别诗。全诗以“梦还乡”为中心意象,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中运用了许多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整首诗歌更加生动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