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璘
【注释】: 熊轓:指皇帝仪仗,轓,古代一种装饰车盖的玉饰。皂盖,即黑纱蒙面的车盖,为皇帝专用。大梁:汴京,今河南开封,是当时北宋王朝的都城。 子仁:施子仁,诗人的朋友。 西关:汴京西门外的西关。 雁鸿:雁,候鸟,秋天南飞,春天北归。鸿,大雁。 译文: 我乘坐着皇帝的车驾在大梁城游历,回头望一眼金陵城,已经二十年了。 听说西关子城下,雁鸿飞得尽最后一只,河水也空荡荡地流走了。 赏析:
解析和赏析: 诗句翻译及注释: 1. 宝剑青骊照国门,飘飘豪气识王孙。 - 宝剑青骊照国门:这里使用“宝剑”(剑)和“青骊”来比喻徐禹量手中的剑,象征着他的勇气和力量能够照亮国家的大门。青骊可能指的是一种珍贵的材料制成的剑。 - 飘飘豪气识王孙:这里的“飘飘”形容徐禹量的气概如飞鸟般自在而洒脱,“豪气”表明他有不凡的志向与胆识,“识王孙”意味着其身份地位高贵或受人尊敬。 2.
黟江水澄清见底,黄山裳发暖薰人。 注释:清澈的江水映照着山底,黄山上云雾缭绕着,温暖的气息迎面扑来。 译文: 黟江的水清澈见底,黄山上的雾气缭绕在身上,温暖的气息令人感到舒适。 送罗诚甫访新安王太守 京华欲问新安政,十月闻君踏早春。 注释:我打算到京城去询问新安地区的政务,却听说您已经踏上春天的旅程。 译文: 我想要去京城去询问新安地区的政务,但却听说您已经踏上了春天的旅程
出墙初见雨梢齐,拂石还怜露叶低。 清影静摇明月苑,碧沙寒漾浣花溪。 注释 出墙初见雨梢齐,拂石还怜露叶低。 - 出墙初见: 首次走出围墙,初次见到的景象。 - 雨梢齐: 雨点打在树梢上形成整齐的排列。 - 拂石还怜: 石头因露水而显得更加滑润。 - 露叶低: 露水使叶片低垂,增添了一份柔弱的美。 清影静摇明月苑,碧沙寒漾浣花溪。 - 清影静摇: 月光下的影子轻轻摇曳。 - 明月苑: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蓬水浮筠路何许,月明共接飞仙语。” —— 这一句描述了一个宁静而又神秘的夜晚。蓬水可能指的是清澈的溪流或小河,而筠路则可能是一条弯曲的小径或者竹林中的小道。月夜下,诗人与邬户曹佩之一同走在这条小路上,仿佛听到了天上飞仙的话语。这里的“飞仙语”可能是指仙人的言语或者仙境中的声音,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 2. “云边青凤去无声,绕遍幽庭独愁伫。” ——
注释:山中的僧人因为无事,所以刚刚睡着。半夜里,忽然传来了钟声。他背对着松树的影子,在月光照耀的殿后山峰上坐着。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祥和的夜晚景象。诗中通过“无事”和“夜半”两个词语,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与世无争的意境。接着,诗人以“忽打钟”为线索,将读者带入了这个宁静的夜晚。然后,诗人又以“月轮高照”为画面,勾勒出了一幅皎洁明亮的画面。最后,诗人以“殿西峰”作结
诗句输出: 纤纤细竹映虚廊,紫笋穿苔自布行。 译文: 纤细的竹子在空无一物的走廊中显得格外突出,紫色的笋子穿过青苔自然生长。 关键词注释: - 修竹: 这里指代纤细的竹子,用以形容竹子的高洁和坚韧。 - 映虚廊: 映照在空旷的走廊之中,表现出竹子的挺拔和高远。 - 紫笋: 紫色的嫩竹,象征着生机与活力。 - 穿苔: 竹子穿过青苔,表现出其生命力强盛。 - 布行: 自然生长,没有人工的痕迹。
注释: 修竹吟和邬户曹佩之十二首 其一: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描绘金陵春天的景色,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译文: 二月时节,金陵的桃花和李花盛开,春风拂过五侯家的庭院,使得他们如同醉入仙境一般。 修修画省筼筜谷,玉气蒸云化碧霞。 赏析: 这首诗以金陵春天的景色为背景,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诗人通过对桃花、李花等春天元素的描述,以及春风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同时
青门,即东都城之南门。子母相勾连,指两株瓜苗相互依偎着生长。五色,指瓜的多种颜色。亦可怜,可叹。故侯,旧时称已死的官吏。提剑舞,挥舞宝剑,指舞剑为国捐躯。何如高垄枕锄眠,比喻自己虽在田间辛苦劳作,但不如死去的故侯。 译文: 瓜藤互相缠绕在一起,五颜六色,真是可爱。 试问你那故侯提剑舞剑,我为何要在高高的田地上枕着锄头睡去呢? 赏析: 诗人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注释】 题丛篁白兔图赠乔太宰公:题画诗。丛篁:竹林。修竹:修长的竹子。长洲苑:古地名,在今江苏苏州附近。 【赏析】 此为咏物诗。前两句写白兔的皮毛像雪一般皎洁,声音如玉磬一样清越。后两句写白兔的形象:它怀揣着长长的竹子和仙家捣药用的杵,在天边明月下跳跃,仿佛是天上的月亮落下凡间。全诗以“白兔”为主景,描绘了它优美的形象,表现了诗人对它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