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浩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其内容如下: 棠阴得明字,蔽芾甘棠绕讼庭。 日高碎影更纵横,直教憩处无人迹。 始信康公教化明。 译文: 在庭院里,甘棠树荫遮护着我的书房,茂盛地生长。阳光明媚时,树影交错,显得格外热闹。我在这里休息时,竟然找不到一点人烟,这才知道康公的教化之明。 ---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借咏甘棠来赞颂康公的治理和教化之功。全诗语言平易、形象生动、富有哲理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此题考查对诗句内容理解、手法鉴赏、情感体会、炼字等能力的考核,每个选项一个考点,请仔细辨析。题中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这是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主要考查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两个方面。 本题中,第一句“孤根十月已先温”中的“孤根”意为“孤独地生长着的根”
砚纹得明字 “歙水端溪各擅名”:这里指的是安徽歙县和浙江绍兴的两个地方出产的砚台,各自闻名于世。 “刷丝鸲鹆眼分明”:刷丝是指砚台上的纹理,像眼睛一样清晰可见。 “不因守黑谈玄辈”:这里的“守黑”指的是墨色,“谈玄”指的是谈论道教玄学,都是指文人雅士喜欢做的事情。而“奇璞缘何见管城”,这里的“奇璞”指的是珍贵的砚石,“管城”则是指管仲,春秋时期齐国的一位贤臣。 译文:
童丱须知宫室八篇(童丱:儿童的头巾。八篇:指南朝谢灵运《山居赋》) 相国当年葺未央(相国:指汉文帝刘恒,曾主持修建未央宫。) 欲将壮丽奉高皇(高皇:指汉武帝刘彻,因封禅泰山而建。) 谁知后裔求增广(后裔:指汉武帝之后的汉宣帝、汉元帝等皇帝,他们继续扩建皇宫。) 万户千门起建章(建章:汉代宫殿名,此处比喻皇宫的规模和建筑。) 赏析:《童丱须知宫室八篇》是一首咏古怀古诗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内容和表达技巧以及评价文章观点和作者情感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对诗中描写的景物画面做整体性的赏析;其次,对诗歌的情感基调进行赏析;最后,对作者的思想倾向、生活态度等进行赏析分析即可。 “一叶轻舠倚岸沙,沙边灯火几人家。”“轻舠”“灯火”是点睛之笔,写出了秦淮河上的夜游图。 “夜来江阔天无际,唯见银蟾辊浪花。”诗人把江面写得无边无际
注释: 童丱:童年时期,指少年。童丱须知宫室八篇:少年时期就要了解宫室建筑的相关知识。 榱题:房檐下斗拱。数尺:几丈。 得志吾人:指我等有志之人。 未遑:没有闲暇。 贤名:好名声。 德行:良好的品德。 茅茨之下:简陋的房屋。 风光:景色。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回忆自己少年时期对建筑知识的理解。他认为建筑不仅仅是为了居住,更重要的是要有好的名声和良好的品德,即使住在简陋的房屋里,也能体现出风光
注释: 和(hé):同“荷”,用诗歌酬答。乌石:指山名,在今浙江省杭州市西南。 一径:一条小路。 梅:梅花,这里代指山路或山中景色。 万重山:形容山很多。 冈外:山外。 浮云:飘浮的云朵。去住间:来去不定。 寻幽:寻找隐僻之处。 有侣伴:有人作伴。 世途:世间的道路。 几:少数。 闲:清闲、无事。 赏析: 这首七言绝句,以咏梅起兴,托物寓怀,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仕途失意的悲愤。
注释: 芳华三月,春天的花朵只开这么一点时间,生怕春林里的鸟儿唤我回家。 寄与东君须久住,请让它们长久地停留,不要让一片落叶飘落。 赏析: 这是一首咏春之作。诗人在诗中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象和自己的心绪。 首句“芳华三月只些儿”,意思是春天的花朵只开这么点时间。这里的“芳华”指的是春天,而“三月”则是指这个时间段。诗人用“只些儿”来形容春天的花朵数量有限,只有这么多
【注释】 和题水口草市:和韵写景诗。水口:水边。草市:农村集市,多在河边。饭裹:指饭后。香浮青瓮:形容酒香四溢。晚登楼:傍晚登上高楼远望。凭谁:请人。一簇:一群。人烟古渡头:指人烟稀疏的古老渡口。 【赏析】 此为七律体和韵写景诗。首联“饭裹绿荷朝趁市”,写诗人清晨在市场买些荷叶做菜吃;颔联“香浮青瓮晚登楼”,写诗人晚上登高临窗,举目远眺,闻到酒气四溢的酒瓮,便知主人已经醉了。这两句写出了一幅热闹
【注释】 盈盈:形容仪态轻盈。伫立:站着。傲秋霜:形容花朵不畏严寒,傲然挺立。胭脂:这里用来形容花瓣的颜色像染过的胭脂一样鲜艳。靓妆:指女子的妆容。正似:就像……一样。瑶池:传说中西王母所居之处,此处借指芙蓉花盛开的美景。金母:即西王母,传说中王母娘娘的美称。醉归未脱:醉意尚未消散。绿云裳:指穿着绿色薄纱衣裳的女子,这里借指芙蓉花。 【赏析】 此诗以木芙蓉为题,诗人在观赏芙蓉花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