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深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第一句:“庭覆红云午日晴” 1. “庭覆红云”描绘了庭中覆盖着红色云彩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喜庆而祥和的气氛。 2. “午日晴”则直接点明了时间是中午,天气晴朗,阳光明媚。 - 第二句:“蓝袍次第列诸生” 1. “蓝袍”指的是官员们的服饰,通常与庄重、尊贵相关联。 2. “次第”表示有序排列的样子。 3. “列诸生”则指官员们依次站立,形成了一种尊师重教的氛围。
【注释】阳春曲:唐代教坊曲名。十首,《乐府诗集》卷八十一载有十篇,即《上苑行》《河满子》《凉州词三首》《采莲曲》《渔父》《山中寒夜》《长门怨》《长相思》,及此诗。丰年:丰收的一年。荷衣:荷叶做成的衣服。列仙:仙人。红抹额:女子戴红色的额饰。飧(sūn):吃。锦䄡䄖(cǎo zhōu jù):用彩色丝线编成的草席。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热闹欢腾的丰收节庆场面
注释:春天的风轻轻吹动着碧波,水面平静如镜。春神用她的灵巧的手,遍施恩泽于海城的每个角落。 九十个春秋过去了,岁月留下了美丽的韶华;日月轮转,最为分明。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画面。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将春风、碧波、大海等自然景观融入其中,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和谐。同时,诗人也通过对时间与日月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生命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时光易逝的无奈。整首诗充满了诗意
经筵开自祖宗朝, 按月逢旬第二朝。 今上春秋偏好学, 三千年后见神尧。 接下来将详细探讨这首诗: 1. 诗句释义: - “经筵开自祖宗朝”:经筵是古代的一种学习场所,这里指代皇帝亲自主持的读书和讨论的场合。“开自祖宗朝”意味着这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从先祖开始就存在。 - “按月逢旬第二朝”:这里的“按月”指的是按照农历来计算的时间周期,而“逢旬第二朝”指的是每个月的第二个星期二
诗句如下: 南下旌旗晓日明,庙门东畔百官迎。 译文: 朝霞照耀下的旗帜在阳光中闪耀着光芒,百官们齐聚在庙门的东侧,等待着君王的到来。 注释:①南下旌旗:指皇帝出行时所持的旗帜,通常颜色鲜艳,象征着皇权。②晓日:早晨的阳光。③百官:指朝廷中的官员们。④亭亭:高大的样子。⑤绣盖:用锦绣制成的车盖。⑥万乘:古代帝王用的车辆,称为千乘、万乘,这里泛指皇帝。⑦却辇行:退下马车行走。 赏析:
【注释】: 阳春曲十首:《阳春白雪》是一首古琴曲,后因以《阳春白雪》为名。此诗选自《阳春白雪》,共十首。 市井门摊:指街市上的小贩。 当行本色:指各尽其职。 大书沽酒价:指大字书写的招牌,卖酒的用它来招揽顾客。 檐头先试卖花声:指在屋檐下先听到卖花的声音。 【译文】: 街市上小贩的吆喝声此起彼伏,各自尽职地叫卖自己的商品。 大字书写的招牌挂在店铺门前,用以吸引行人进店购买。
注释:春风吹过,带来了五方的雨露,预示着丰年的到来,家家户户都摆上了丰盛的食物。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和人们的喜悦心情。首句“阳春曲十首 其七”是诗题,表明这是《阳春曲》中的第七首。第二句“五风十雨卜时年”,描述了春风和雨水带来的丰收景象,也预示着新的一年的到来。第三句“万户千门列绮筵”,描绘了节日的繁华景象,家家户户都摆上了丰盛的食物。最后一句“不卷朱帘楼阁里,堆盘生菜酒如泉”
【注释】: 覆阶黄土:台阶上铺的是黄色的土壤。 接长安:通往长安的路,即皇道。 朱缨金缕鞍:马笼头是红色的,装饰着金色的花纹。 辇:皇帝所坐的车。 桥门:桥上的大门。 直西去:指皇帝的车驾一直向西行。 满城士女:全城的男女百姓都出来了观看。 看回銮:观看皇帝返回皇宫。 【赏析】: 这是一首咏赞皇帝车驾出幸的词章,其内容与王维《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中的“鸣鞭路转遥天近,始信阳春解物华”有相似之处
这首诗的原文是: 繁丝咽管九霄声,面具腰装百态生。 请看一年春富贵,尽𢬵歌舞答升平。 注释: 1. 繁丝:指弦乐,如筝等乐器发出的悠扬声音。 2. 咽管:即笙,一种古代乐器,通过吹、拉、压、推等手法发出各种音调。 3. 面具腰装:指演员化妆后的样子,包括脸谱和服饰。 4. 百态生:形容表演者在舞台上展现出各种生动的姿态和表情。 5. 请看:邀请观看的意思,这里用来表达诗人对表演者的赞赏之情。 6
注释:阳春的和声是春天的气息,元属种桃人,礼乐从头取次新。 路上到处都是和平的歌调,今年的春胜过百年的春。 赏析:这首诗通过赞美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和平、繁荣和幸福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和平、繁荣和幸福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也体现了诗人对国家的关心和忧虑,以及对未来的希望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