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深
【注释】: 覆阶黄土:台阶上铺的是黄色的土壤。 接长安:通往长安的路,即皇道。 朱缨金缕鞍:马笼头是红色的,装饰着金色的花纹。 辇:皇帝所坐的车。 桥门:桥上的大门。 直西去:指皇帝的车驾一直向西行。 满城士女:全城的男女百姓都出来了观看。 看回銮:观看皇帝返回皇宫。 【赏析】: 这是一首咏赞皇帝车驾出幸的词章,其内容与王维《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中的“鸣鞭路转遥天近,始信阳春解物华”有相似之处
诗句释义: 宝座上龙纹环绕,红漆闪耀着赭黄;经筵前堂相对而立,列有尚书讲台。 译文: 座上的龙纹缠绕着朱砂色的宝座,经筵前堂与宝座相对峙排列;尚书讲完课,皇帝脸上露出喜悦之色,又向西阶进献《周易》的篇章。 关键词解释: 1. 宝座:指皇帝坐的地方,此处描绘其上装饰有龙纹,颜色为赭黄色。 2. 经筵:古代帝王读书和讲授经史的地方,此处指皇帝在此处讲课。 3. 尚书:古代官职名,此处指皇帝面前的讲官
圣道中天日月高,不辞再拜圣躬劳。 侍臣独有词林重,尽许庭陪冠百寮。 注释:太阳和月亮都高悬在天空中,圣主的驾到让天地都为之肃然起敬,我们都不辞辛苦地跪拜于圣驾面前。作为朝中的侍臣们,我们各自肩负着重要的职责和责任,因此我们更加珍视这次的机会,希望能够得到皇上的认可和赏识。 圣主驾临天下,是上天赐予我们的福祉,让我们深感荣幸和敬畏。我们作为侍从之臣,更应该竭尽所能地去侍奉、辅佐圣上
注释:彩旗和花胜随风摇曳,竹马和泥牛依次排列。 要看芒神新装扮,短裙高跟踩翻街道。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热闹非凡的街头景象。首句写五彩斑斓的彩幡和花胜随风摇曳,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节日的喜庆氛围。第二句写竹马和泥牛依次排列,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第三句写芒神新装扮,短裙高跟踩翻街道,表现出人们的热情和活力。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一个热闹而欢快的节日场景,让人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到节日的气氛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一般从如下几个方面考虑: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逐句释义”“分析”;审清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为“逐句释义”,则注意要逐句进行解释,不能跳步;明确诗句的内容和思想情感,如本题中的第一句,可抓住“晓”字理解出是凌晨时间,可理解为天刚刚亮,“环佩响”可理解为宫廷内大臣们进宫朝拜皇帝的情景。最后根据自己对诗句的理解作答即可。
【注释】:圣驾临雍词八首 其三:指汉文帝驾临雍(今陕西凤翔)时的景象。 松柏阴阴御幄高,尚衣跪进绛纱袍。 【赏析】:这是一首咏颂皇帝出巡的诗。诗中描写了皇帝出巡时,车马威武,仪仗鲜明,气氛庄重肃穆的情景
诗句释义 1 殿陛森排剑戟重:这一句描述了宫殿台阶上排列着的兵器和盾牌,数量多且密集,给人以庄严而沉重的感觉。 2. 金貂玉蟒护真龙:这一句表明在众多侍卫的保护下,皇帝就像一条真正的龙一样安全,强调了皇帝尊贵的地位。 3. 司仪起案双双过:这里的“司仪”可能指的是负责仪式的官员或助手,他们“起案”即从各自的位置起身,而“双双过”则暗示他们成对地行动,给人一种协调、有序的感觉。 4.
下面是对该诗的逐句翻译和赏析: - 诗句:“金水河头白玉桥,上公宝带侍中貂。” 【译文】: 在金水河畔,一座白玉桥横跨其上。上公佩戴着华丽的宝带,而侍中身着貂皮。 - 诗句:“逡巡小立瞻龙气,左顺门高御幄飘。” 【译文】: 我小心翼翼地站在桥头,抬头仰望天空,只见龙气缭绕。左顺门前,御座高悬,随风飘扬。 注释与赏析 陆深在《经筵词二十首 其四》中描述了他在金水河畔看到的场景
【注释】 经筵词:指在皇帝经筵上所作的诗。经筵:皇帝讲读经史的场所。丝鞭声:丝绳鞭打的声音。肃:肃立,恭敬地站立。退朝官:退朝后的百官。名:名字。在经筵:在经筵上。各整冠:各自整理帽子。一字班行:指皇帝坐朝时,按官衔排列成行的官员。先出队:最先出列。中臣:宰相或重臣。扶辇下金銮:指宰相、重臣扶着辇车从金銮殿下走过,表示对皇帝的尊敬。 【赏析】 这首诗是描写皇帝在经筵上听政时的场面
【注释】 圣驾临雍词八首 其七:圣驾来到,皇帝的座车停在雍州行宫。公孤殊宠出千官,皇帝对公孤特别恩宠,从百官中遴选出来,让他坐在皇帝的座位上。偏得君王座上看,他偏能坐在皇上的身边,看皇上御驾亲临。阶下太官承旨罢,在台阶下的官员奉命退下。一杯分赐小龙团,将这杯御酒赐给这位龙图阁直学士。 【赏析】此诗是作者为皇帝亲征回师时所写。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皇帝的崇敬和感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