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起元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分析每句话的意思,最后将每句诗的意思连成一段通顺的语意,注意不能改变原诗的意思和修辞方法。 本诗是一首咏怀之作。首联两句写自己虽年过半百,但精神矍铄,仍能为国尽忠。“五十强”即指五十岁的人。诗人说
【注释】 哀哀:悲伤的样子。我劬劳:谓父母辛劳。羞药双慈色若焦:指母亲因操劳过度而容颜憔悴,像两鬓斑白的老妪。愧尔怀间真赤子:惭愧你胸怀中真是个赤子(指天真无邪的孩童),这里指诗人自己。或时嘻笑或时嗥:有时嘻笑,有时嚎叫,意指孩子顽皮捣蛋。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晚年在灯下吟咏给儿子听的,诗中流露出他对儿子的深深怜爱和殷切希望。 “哀哀父母我劬劳,羞药双慈色若焦。”起首两句
【诗词解析】 戊戌春日写怀:在戊戌年春天写下的诗篇。 佳丽皇州又早春:美丽的皇州,又是一年早春时节。 钟山佳气晓氤氲:朝阳下,钟山(南京紫金山)上的美景,如雾似烟。 金陵六代空尘迹:历史上的金陵(今南京),曾是三国、东晋、南朝宋、齐、梁和陈这六个朝代的都城,如今只剩下了一片荒凉。 圣祖三才是首君:圣祖(明太祖朱元璋),是明朝的创始人;他的儿子朱棣(成祖)篡位成为皇帝,史称“永乐之治”。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赏析。注意通读全诗,把握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 “灯下吟四首”:在灯火之下吟诵了四首《黄鹤楼》。 五十年来赤子身,不知何假又何真:“五十年来”“赤子”即纯真无邪的孩子;“不知”,是说不明白;“假”和“真”,都是指虚幻的东西。诗人说自己五十年来始终如一个纯真的孩子,不知道什么是虚妄,什么是真实
【注释】 1. 灯下吟:在灯下吟诗作对。 2. 怙恃:依靠。 3. 先今:从前。 4. 蓬叶:即蓬草,比喻漂泊的人。 5. 飞不定:形容心情不安定、不稳定。 6. 雨来:指杜甫的《春夜喜雨》中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7. 潺湲(chán yuān):流水声。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灯下吟诵杜甫《春夜喜雨》的诗句时有感而发之作。 首句“平生怙恃是吾天”,意谓平生倚靠的是我头顶上的天
合肥赤子合君肥,争怪犹淹柳士师。 我忝近臣能荐否,空惭十载与君知。 注释: 合肥赤子合君肥:合肥(今属安徽省)的人认为你是肥美之人。 争怪犹淹柳士师:大家都奇怪你为何还滞留在柳士师这个地方,因为他是柳士师的同姓。 我忝近臣能荐否:我作为您的臣子难道不能推荐您吗? 空惭十载与君知:惭愧地想,我们相识已经十年了。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写给刘令的一封书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刘令的深厚情谊和对其才华的赞扬
诗句释义及译文: - 诗句:“炉山永暮” - 译文:“炉山永远在黄昏中” - 关键词:“炉山” - 指的是一种自然现象,即山体因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而逐渐变红,类似于夕阳的余晖。“炉山永暮”表达了对这种自然景象的感慨。 - 赏析:这句诗用“炉山”作为象征,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美好事物消逝的感慨。同时,它也反映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悟。 - 诗句:“箧里炉山梦里亲” - 译文
【注释】 踏遍:走遍。芒鞋:指僧道之鞋。未肯休:不肯停止。为谁寻得:为谁而寻到。卧牛丘:地名,在今江西上饶市。秦皇:秦始皇。司空职:司空的职责。司掌建筑的官吏。公等:你们。甘:愿意。术者:占筮的人。流:流派。 【赏析】 这首诗是送堪舆周剑川(道士)的诗。堪舆,即堪舆家,古代以堪舆相宅、相墓、相葬吉凶的方士或术士。周剑川是当时著名的堪舆家之一。 首句“踏遍芒鞋未肯休”
注释: 问友人病:询问友人的病情。 病日一齐都放下,好来依旧又憧憧:疾病的日子全部抛却了,现在好了又像过去一样焦虑不安。 若能认取病中景,便是超凡入圣功:如果能认识到疾病中的美景,就是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深的关心与牵挂,也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诗的开头“问友人病”,直接点明了主题。接着,诗人用“病日一齐都放下,好来依旧又憧憧”两句
注释 问:探问,询问。友人:指朋友。 病:这里指生病或患病。 气柔志弱力全微:气柔弱,意志软弱,力量微弱(微,通“微”)。 此际:此时。只一知:只有一点知识。 万虑千思何所看:无数的忧虑和思绪,看什么? 真心:真诚的心意。原只是:本来。 婴儿:指小孩子。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诗中以诗人自况,写自己对朋友患病的关心,也表现了作者在疾病面前的精神状态。 第一句说:“气的柔弱、意志软弱,力量微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