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渊
这首诗描述了一位名叫“金华先生”的谪仙(古代一种官员),他住在东明山,拥有一片山前田。这里的五芝是珍贵的草药,而清风明月则是他的吟诗素材。 首句“白鹿耕云不须牵”,描绘了一幅白鹿在云端耕作的画面。这里的“白鹿”象征着自由和超脱,而“耕云”则暗示了一种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尊重。这种景象给人一种宁静、和谐的感觉,仿佛诗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次句“五芝种得山前田”,进一步展开了这一主题
《东明山》 君不见深袅之山青入天,荡摩日月呼云烟。 又不见仙华山高一千仞,排空直立如旂旃。 二山雄削无与比,降势演迤直与东明连。 东明虽然一培塿,林回麓转依平川。 乔松百尺不僵亦不死,女萝冉冉青丝悬。 绿光照人浓若酒,角鬣俨似蛟龙然。 吟坛西头竹千挺,翠色倒浸梅花泉。 泉傍一沼水如鉴,下有鱼鳌潜深渊。 百禽纷纭竞栖托,欲借荟翳逃鹰鹯。 东方海色欲生白,啁啁哳哳春声传。 虽无律吕不可辨
采莲曲 梧桐转阶月如水,满地瑶华铺不起。 谁家玉箫吹画楼,不管洛阳春色愁。 吴姬蹈歌楚女舞,罗带同心结飞组。 采莲不采菂中薏,见人但道莲心苦。 鲤鱼吹风红叶秋,独持明月上兰舟。 巴陵去去三千里,情与白波天外流。 诗句注释 1. 梧桐转阶月如水:描述月光洒在台阶上,如同流水一般清澈透明。 2. 满地瑶华铺不起:形容地上的莲花盛开,美得让人无法直视。 3. 谁家玉箫吹画楼: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注释】 ①次韵:用原诗的句末韵脚,写自己的诗句。宋学士:宋代学士,指作者的朋友。见寄四首:宋学士寄给作者的四首诗。 ②夕思苦长夜:晚上思念令人痛苦的漫长日子。 ③欹(yī)枕:斜倚着枕头。听征鸿:听着大雁南飞的声音。 ④征鸿:大雁,这里比喻书信、信使。为稻粱:为养家糊口而奔波。 ⑤南北何憧憧:不知南北方向,形容四处漂泊,没有归宿。 ⑥相随有流水:像流水一样,永远相随。 ⑦莫比情无穷
【解析】 此诗为酬答之作。“松月”指松树和月亮,这里以松月喻诗人自己;“精”是精华、精髓的意思;“双瞳青”指诗人的双眼如青松和明月一样明亮。第一句写景抒情,第二句叙事抒情,第三句写琴声,第四句写扬州与牛郎织女的故事,抒发了对知音难寻的感慨。 【答案】 (1)释义:松树和明月的精华照耀着我,我的双眼像青松和明月一样明亮。 (2)译文:我和你虽然身处千里之外,但是心却彼此相依。 (3)译文
涉江采新绿,揽之不成欢。 我心独何苦,临风屡弹冠。 无心问明月,有怀如长川。 且歌拟招辞,采芝向商颜。 注释: 次韵宋学士见寄四首:这是一首七言绝句,是作者对友人的赠诗。 涉江采新绿,揽之不成欢。 我心独何苦,临风屡弹冠。 无心问明月,有怀如长川。 且歌拟招辞,采芝向商颜。 译文: 在江边采摘新鲜的绿色叶子,却无法让心情变得高兴。 我心中为何如此痛苦?面对清风我不断地弹动帽子。
商颜有神芝,岂徒乐苦饥。 可以起沉疴,可以滋容辉。 乞身在强健,行乐须及时。 愿言赋归来,慰我朝夕思。 注释: 1. 商颜有神芝:比喻有神奇的药物。 2. 岂徒乐苦饥:岂止于享受美味而忽视饥饿。 3. 起沉疴:治愈重病。 4. 滋容辉:使容颜焕发光泽。 5. 乞身在强健:在健康时辞职。 6. 行乐须及时:要珍惜时光,及时享乐。 7. 愿言赋归来:希望早日回到故乡。 8. 慰我朝夕思
君不见深袅之山青入天,荡摩日月呼云烟。 又不见仙华山高一千仞,排空直立如旂旃。 二山雄削无与比,降势演迤直与东明连。 东明虽然一培塿,林回麓转依平川。 乔松百尺不僵亦不死,女萝冉冉青丝悬。 绿光照人浓若酒,角鬣俨似蛟龙然。 吟坛西头竹千挺,翠色倒浸梅花泉。 泉傍一沼水如鉴,下有鱼鳌潜深渊。 百禽纷纭竞栖托,欲借荟翳逃鹰鹯。 东方海色欲生白,啁啁哳哳春声传。 虽无律吕不可辨,绝胜翠管并繁弦。
涉江采新绿,揽之不成欢。 我心独何苦,临风屡弹冠。 无心问明月,有怀如长川。 且歌拟招辞,采芝向商颜。
郑渊是明朝的诗人,字仲涵,浦江人。 郑渊在文学上有很深的成就,其代表作品包括诗、文和散文。他的诗以古文著称,风格朴实典雅,语言精炼。郑渊的作品在当时就受到了广泛的赞誉,并流传至今。他的作品不仅体现了他个人的文学才华,还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