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耕云不须牵,五芝种得山前田。
金华先生今谪仙,买山便可分一廛。
下箸不愿食万钱,但得清风明月供吟篇。
这首诗描述了一位名叫“金华先生”的谪仙(古代一种官员),他住在东明山,拥有一片山前田。这里的五芝是珍贵的草药,而清风明月则是他的吟诗素材。
首句“白鹿耕云不须牵”,描绘了一幅白鹿在云端耕作的画面。这里的“白鹿”象征着自由和超脱,而“耕云”则暗示了一种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尊重。这种景象给人一种宁静、和谐的感觉,仿佛诗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次句“五芝种得山前田”,进一步展开了这一主题。五芝是传说中的珍稀药材,种在山前田地里,寓意着富贵和长寿。这里也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健康和长寿的追求。
第三句“金华先生今谪仙”,直接点明了这位金华先生的身份。他被贬为仙人,这既是一种惩罚,也是一种解脱。他能够以谪仙的身份享受生活,这是一种难得的自由。这里的“谪仙”一词,赋予了他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让人不禁对他产生敬仰之情。
第四句“买山便可分一廛”,“买山”是指购买一座山,而“一廛”则是古代的一种计量单位,相当于现在的一亩地。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渴望,他希望能够拥有自己的山,过上隐居的生活。同时,这也反映了他对土地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最后一句“下箸不愿食万钱”,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生活态度。他认为,即使有再好的食物,也比不上清风明月这样的自然美景。这里的“下箸”是指吃饭,而“万钱”则代表了奢华和浪费。通过对比,诗人强调了自己对于简朴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以“白鹿耕云”开篇,以“清风明月供吟篇”收尾,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意境。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生活态度的思考,诗人成功地表达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