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崇宣
【注释】 村居险韵:指作者在险峻的山间小村庄中隐居。 采药:采集草药。 为园:《汉书·艺文志》载“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毒,得荼而解之”。后人以“为园”比喻隐居山林。 荷(he):拿着、用。镵(chán):一种农具,形似犁,但比犁狭,一端有齿,用于翻土。 橘柚:柑橘类果树,果实可食用。 杉(shān):松科植物。常绿乔木或灌木,木材坚硬,供建筑、家具、造船等用。 江静明霞起:江面静谧,夕阳映照下
【解析】 此诗为送别,诗人用笔细腻委婉,情意深长。“岭表推儒将”写诗人对将军的赞誉;“条侯有令孙”用典故,借汉朝名将周亚夫之侄——周仁(字义方)来赞美将军;“挽弓强七石,射策富千言”,写将军善于作战;“未出长榆塞,先开细柳屯”,写将军威猛善战、能建奇功;“匣中双匕首,拂拭待酬恩”,写将军胸怀大志和报国之心。 【答案】 译文:在岭南边陲推崇儒将,西汉名将条侯之子是贤人。挽弓强有力拉得十斤重弓
【注释】 相逢能几日:相逢的时间很短。 逆旅一分手,临歧各断肠:在旅店告别,到了岔路口各自伤心流泪。逆旅,旅店,指客舍。一,全。分,别。歧,岔口。断肠,伤情。 邮亭催暮雨:驿站上催人赶路的暮雨,暗喻送别。 古渡隔垂杨:古渡口,杨柳树。垂杨,柳条下垂的样子。 犹自冲寒去:仍要冒雪前行。犹自,依然。冲寒,冒雪。 谁赓白雪章?:谁继续写《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首诗篇,即谁续作。 【赏析】
这首诗的译文是: 我住的地方偏僻,心情都远离尘嚣, 风光处处都很好,令人心旷神怡。 平时喜欢躺着草榻上,外出时穿芒鞋。 酒就从邻居那里赊来喝,欢聚野老可以同席。 陶然自醉取一醉,真可号无怀之民。 注释: 1. 地僻心俱远:地僻(偏僻)- 指居所;心俱远 - 形容心情都远离尘嚣。 2. 风光:风景。 3. 居常:平时。 卧草榻:躺在草编的榻上。 4. 出或着芒鞋:外出时穿着草鞋。 5.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然后是赏析。”,然后分析诗句的内容和形式。 “城郭蠡湖边,停桡思黯然。”意思是:城外的蠡湖边上,停泊着船桨,我黯然神伤。 首联交代了诗人泊舟星渚怀想先祖的情景。“城郭”,泛指城镇;“蠡湖”,今太湖西南侧的一个人工湖泊;“停桡”“思黯然”点明时间及心情。
酬封砻瑕见怀 注释:秋天山馆刚刚放晴,傍晚时分更显得村庄烟雾缭绕。心中满怀思念却无人分享,只能自己独自欣赏美景。露水沾湿了葭草全部的茎部,枫叶红得如同丹砂一般,预示着即将来临的严冬。难道就真的不知道落叶凋零的凄凉吗?然而仍然有人怜惜这落叶飘零的景象。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秋初山馆放晴时,看到孤村晚烟,内心充满了孤独和思念之情。他独自一人欣赏着大自然的美丽,但是没有人能够理解他的心意
【注释】 指唐代的长安;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创作的,描绘了庐山的美景和神奇传说。下面是逐句释义: 第一句: "五老何年石" - "五老山"指的是庐山的东面,这里提到的"五老石"可能是指山中某处巨石,因形状像古代五位老人而得名。 第二句: "香炉万古烟" - 这句话形容庐山周围环境幽静,仿佛天然的香炉,常年缭绕着烟雾。 第三句: "地形三楚尽" - "三楚"指长江中游的三个地方,即荆、襄、随
东阿道中 客路去无尽,寒山晚复登。 马前一片雪,溪上几重冰。 远寺疏钟起,重裘暗泪凝。 欲投村舍宿,隐隐见孤灯。 注释: - 东阿道中: 指从东阿出发的旅途中。 - 客路: 客旅之路。 - 无尽: 无穷无尽。 - 寒山: 形容山冷如霜,多用来描写荒凉、寒冷之景。 - 晚复登: 傍晚时再次登上山巅。 - 马前: 马的面前。 - 一片: 一片雪花。 - 几重: 多层,多层。 - 远寺: 远处的寺庙
客子欲南迈,江风尽北吹。 客人想要向南走,但是江风却把船吹向北去。 旅途仍惜别,分袂益凄其。 虽然在旅途中,但仍然舍不得分别,挥手告别更加凄凉。 梅树寒应发,猿声晚更悲。 梅花冷清地绽放,猿声晚上更加悲哀。 还家吾有梦,夜夜定相随。 回到家我有梦,每晚都跟随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