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亮吉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第一联:百折溪流断,蓝舆束急装。意为百折的溪水断绝了道路, 车马束在急行的路上。 第二联:碧山迎客远,红树导人忙。意为远山迎接着客人, 红树叶子引导着人忙乱。 第三联:道昃侵官柳,台荒倚女桑。意为夕阳西斜的时候, 官道上长满了杨柳, 废毁的台阶旁边是桑树。 第四联:三生益何渺,茶话此闲堂。意为三生三世的渺茫, 在这悠闲的庭院里喝茶闲聊。 赏析:
村居即事 对面鱼梭掷,回头鹊羽惊。 贪看过桥影,错应隔墙声。 径小穿林入,村斜割涧成。 乍凉思午睡,随意拂桃笙。 注释: 1. 对面鱼梭掷:在水面上划动的船像鱼一样,好像投掷出梭子。 2. 鹊羽惊:指鹊鸟的飞行引起注意或惊吓,这里的“惊”是形容词,形容鹊鸟飞行时的声响。 3. 过桥影:经过桥的时候,桥的影子映在水面上。 4. 隔墙声:隔着墙传来的声音,可能是指远处的水流声或其他声音。 5. 径小
【注释】 “往事只如昨”,往事,过去的事;如,好像。昨日。回首往事,恍若昨天一般。 “回头已卅年”,“回头”,回顾、回想,这里是回忆的意思;“卅”,三十,三十年。回首往事,已经三十年了。 “琐窗曾瞰客”,“琐窗”,“小窗户”;“瞰”是俯瞰的意思。曾经从小窗户俯视过客人。 “白发遽垂肩”,“白发”指老年人的白色头发;“遽”,突然、忽然。忽然间发现头上的白发已垂到了肩膀。 “薜月冷无恙,花溪清可怜”
【注释】 即事:应时而作的事。即景而作的诗。 屋都无壁:指屋子很小。 禽声四面穿:鸟儿的声音四散传播,好像穿过墙壁。 断崖冰柱瘦:形容岩石陡峭如断崖,冰柱挺拔,显得清瘦。 高树日光圆:阳光照耀着高大挺拔的树木,显得明亮圆满。 便作摊书舫:于是便像摆开书船一样。 愁无载酒船:没有载酒船来。 幽眠正酣处:在幽静的地方酣然入睡。 促起听传宣:听到急促的召唤声不得不起床。 【赏析】 这是一首纪实性的七绝
【注释与赏析】 中州民力竭,防贼又防河。——指北宋末年中原沦陷后,宋金战争频繁,民不聊生。中州:泛指南方。 屡处凋残地,偏能惠爱多。——言其多次在战乱之后重建家园,对百姓施以恩惠。 敢期膺上计,终自拙催科。——言自己没有能力治理国家,不敢担当重任,但愿意为民分忧,尽力减轻百姓的负担。 一卷新诗在,明明劳者歌。——意指虽然自己没有能力治国理政,但是仍然有一份关心民生的情怀,这份情怀就像一首新诗一样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浏览全诗,从全诗中找到相关诗句,再仔细阅读选项的内容,然后一一进行比较。这道题中,考生要注意的是: (1)注意理解全诗内容; (2)注意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 (3)要注意诗句中的关键字词的含义。
诗句解释 1 十一日待蒋大齐耀昆仲不至: 这句话描述了诗人在十一日等待蒋大齐和他的弟弟耀昆,但他们都未出现。 2. 因买舟往御教场圣果寺: 由于蒋大齐和他的弟弟未到,诗人因此决定买舟前往圣果寺游玩。 3. 船船都不是,偏复到门前: 这句表达了诗人对这次旅行的期待和失望,虽然已经准备出发,却因为蒋大齐等人的缺席而无法成行。 4. 别鼓寻幽艇,仍携买酒钱: 描述了诗人离开时的情景,他寻找幽静的小船
五岳寻都遍,乡山独未游。 阮籍(大令)登上基座(山)约我游阳羡山水,我先寄一首。 五岳:指中国五大名山,分别是泰山、衡山、华山、恒山、嵩山。这里泛指名山。 都:全。 寻:寻找。 遍:遍数,遍次。 乡山:故乡的山。 独:单独。 游:游览。 偶逢贤令尹,约共小句留。 偶逢:偶然遇到。 贤令尹:贤良的县令。 令尹:古时楚国官名,相当于宰相。这里代指县令。 小句:诗句。 留:留住。 赏析
“只我重游日,湖淤已历时。倘寻良吏传,并建白公祠。花发来时路,官饶去后思。” 此诗通过描述诗人对苏文忠公祠的怀念和感慨,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以及对于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诗人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那曾经繁华的古代街道上,感受着历史的沉淀与岁月的痕迹
石湖戈氏园访戈上舍襄复不值 一程趋水国,百折走岩扃。 欲雪地先白,过云峰转青。 怪禽摩绝壁,老鹤啄空汀。 访客仍难遇,空题石上铭。 注释: - 石湖戈氏园:指的是诗人在石湖戈氏园中的一次探访。 - 一程趋水国:形容行走的过程如同进入了一个水乡的国度。一程表示很短的距离,趋则暗示了急迫和急切的心情。 - 百折走岩扃:形容曲折蜿蜒的山路。百折表示经过了多次曲折,岩扃则是岩石上的门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