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亮吉
诗句翻译: 1. 筑屋临官道:在官道旁边建造房屋。 2. 邮书镇日驰:每日都在邮书上往返奔波。 3. 水寒云去驶:水寒冷,云飘散。 4. 天迥月来迟:天空显得遥远,月亮来得较晚。 5. 剑阁初闻捷:在剑阁听到战争的好消息。 6. 荆门尚出师:荆门还有战事。 7. 南征诸将士,知否扺恩施:南方出征的军队将领和士兵们,你们是否理解朝廷的恩情? 8. 赏析: -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注意要结合注释和全诗理解,不能只对某一句诗进行简单解释。本题要求考生先翻译诗句,再赏析,因此考生要注意诗句的翻译和赏析。 【答案】 译文: 十七日我惊闻毕尚书师楚南之赴,次日于卷施阁中为位而哭哀,定作六章诗来表达哀悼之意。即寄庄、邠州、钱、乾州、陕西毛简州、大瀛山、四川孙兵备星衍、山东杨灵州芳灿、甘肃方伯揆、贵州杨大令伦、广西王大令复河南、其二。 注释
十七日惊闻毕尚书师楚南之赴翌日于卷施阁中为位而哭哀定赋诗六章即寄庄邠州炘钱乾州坫陜西毛简州大瀛四川孙兵备星衍山东杨灵州芳灿甘肃方伯揆贵州杨大令伦广西王大令复河南 其六 同人凡几辈,白发半应飘。 讶绝全家讣,哀腾八月潮。 枕鞍书耿耿,归榇雨潇潇。 他日虚堂宿,仍歌楚大招。 注释: 十七日:十七号。 惊闻:听到。 毕尚书:毕重。 师楚南:指毕重任楚南道监察御史。 诣:到。 翌日:第二天。 卷施阁
【注释】 十七日 —— 十七日,指十七日。 惊闻 —— 听到。毕尚书师楚南之赴 —— 毕尚书(指毕懋康)到南方去做官。翌日 —— 第二天。卷施阁中为位而哭哀定赋诗六章 —— 在卷施阁中设席哭悼毕尚书并作诗六章。哀定 —— 哀悼已定。 即寄庄邠州炘钱乾州坫陜西毛简州大瀛四川孙兵备星衍山东杨灵州芳灿甘肃方伯揆贵州杨大令伦广西王大令复河南 其五 —— 于是寄给庄邠州、钱干州、陕西毛简州、四川孙兵备
解析: 1. 诗句释义: - 昨得安阳扎:“昨”表示“昨天”,“得”是获取,“安阳扎”可能是某种军事或官方的指令或消息。 - 连篇悼偃师:“连篇”意味着连续不断地,“悼”意为哀悼,“偃师”指一个特定的人物或地点。 - 更怜交友少:“更怜”表达了一种同情或哀伤,“交友”可能指的是朋友或同伴,“少”表示数量不多。 - 已愧哭君迟:“已愧”表达了一种自责,即觉得自己对某人的哀悼来得不够及时
注释: 1. 归鸦已入林,未碍客幽寻。 归鸦已经飞进树林,不会妨碍我寻找幽静的地方。 2. 风递千门响,云飘四野阴。 风吹过千家门前,发出阵阵声响;白云飘荡在四野之间,形成一片阴翳。 3. 访经萧寺冷,照水石梁深。 访问经过的寺庙,感到冷冷清清;照到水面上的石桥,显得深邃幽静。 4. 不是逢摇落,谁知天地心。 难道只有到了秋天才会知道天地有情吗? 赏析: 这首五言绝句写于诗人晚年退居家乡时
【注释】: 1. 落叶:秋天的树叶。 2. 惊起:被风吹得惊动了。 3. 开轩:打开轩窗。 4. 月露迷:月亮的光辉洒在窗户,使室内一片朦胧,好像露珠一样。 5. 却从行马外:忽然想到自己像一匹行走的马。 6. 斜度:形容月光斜照的样子。 7. 濯龙西:濯龙山在陕西华阴县西南,这里指代山上。 8. 万树风声肃:万棵树木被风吹动的声音很清脆。 9. 千门烛焰低:千扇门上的蜡烛光芒微弱。 10.
【注释】 扺澄怀园:抵达澄怀园。 成亲王:指乾隆帝的第九子永璇(即和珅之父)。 枉骑过访:枉顾来访。枉,枉驾,表示歉意或谦让。 辱赠诗:受到赠送诗歌。 谨赋此报谢:恭敬地写这首诗以表示感谢。 【赏析】 这首七绝是诗人在澄怀园偶遇谈经、问字之客后作的答谢诗。前四句写景,后四句写情。 “偶厕谈经席”,意思是偶然参加了谈经论道的聚会,“频劳问字车”,意思是频繁地询问关于学问的咨询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语言和表达技巧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核心内容,在此基础上分析其思想情感、艺术手法等方面的特点。 “忆昨仓皇际”,回想昨天仓皇之际,“仓皇”指匆忙慌张,此处是说自己在危急关头时,内心慌乱不安。“防生肘腋忧”,为防敌人暗算,担心受到伤害。“肘腋”原指腋下,比喻身边,这里指自己身旁。“肘腋忧”意同“心腹之患”。诗人当时处于危险境地之中
【注释】 李大令:指李公佐。符清濮阳,即符清,字子卿,唐人,任濮阳令。跨驴卷子,是说在衙署中骑着驴子去办事。琴堂,指李公佐的住所。三月,指春天,因三月桃花盛开,所以别称三月。独跨一驴来,意思是只有自己一人骑着驴子来到。“面目都非是”,意思是自己的面貌都改变了。“衙胥各浪猜”,意思是衙门里的小吏都胡乱猜忌他。“讵知行役苦”,“讵”同“据”,意思是哪里知道奔波劳累的苦楚。“安怪壮颜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