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堂三月别,独跨一驴来。
面目都非是,衙胥各浪猜。
讵知行役苦,安怪壮颜摧。
他日传循吏,推君利济才。

【注释】

李大令:指李公佐。符清濮阳,即符清,字子卿,唐人,任濮阳令。跨驴卷子,是说在衙署中骑着驴子去办事。琴堂,指李公佐的住所。三月,指春天,因三月桃花盛开,所以别称三月。独跨一驴来,意思是只有自己一人骑着驴子来到。“面目都非是”,意思是自己的面貌都改变了。“衙胥各浪猜”,意思是衙门里的小吏都胡乱猜忌他。“讵知行役苦”,“讵”同“据”,意思是哪里知道奔波劳累的苦楚。“安怪壮颜摧”,意思是哪里会奇怪他那壮实的面容都变得消瘦了。“他日传循吏”,意思是以后有人称赞他为好官。“推君利济才”,意思是推崇他的为政才能。

【赏析】

这是一首题赠之作。作者借友人李公佐之口,对友人的政绩表示赞扬,并希望他在以后的仕途上继续发扬这种精神。

诗的前两句写李公佐刚到任时的情景。李公佐初到濮阳任职时,骑驴前往衙门办公,当时人们只看到李公佐一个人,而不知道他已经换了一副新模样。这两句诗通过李公佐的形象表现了他的清廉和朴素。

诗的中间四句是对李公佐的赞美。诗人首先指出,尽管李公佐已经换了一副新面貌,但人们仍然认为他是被派来的。接着,诗人又指出,李公佐的外貌虽然发生了变化,但他的内心并没有变,他依然保持着壮实的面容。最后,诗人指出,即使人们再怎么猜测,也改变不了李公佐的廉洁本质。这四句诗充分表达了人们对李公佐的尊敬之情。

诗的最后一句是对李公佐的祝福。诗人祝愿李公佐在今后的官场生涯中能够继续发挥他的利民之心,成为一个有作为的好官。这四句诗既体现了诗人对李公佐的敬佩之情,也表达了他对李公佐的美好祝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