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亮吉
诗句解读 1 自句容至江宁半道欲游青龙山未果:这句表明诗人在从句容到江宁的途中,原本打算游览青龙山(位于南京),但最终未能如愿。 - 句容:一个地名,位于今天的江苏。 - 江宁:另一个地名,是当时的南京城。 2. 鸣鸡声未断,一路续山禽:诗中提到“鸣鸡声未断”,说明天色尚早,鸡还没有叫完,而诗人已经在路上了。这两句描绘了一幅清晨赶路的情景,伴随着山鸟的叫声和远处的鸡鸣。 3. 古寺出层碧
【注释】 洪源谒祖墓四首 其三:洪源,山名。谒祖陵,参拜祖坟。楹,堂屋前部的柱子,借指房屋。横经,《礼记》中有“士冠礼,皮弁素积,醴酒一宿,设洗于东荣,加有散帛,始立,西乡,北上,奠币于阶下,再拜稽首,兴,升自阼阶而西乡坐”之文,是古人行冠礼时的一种仪式,其中就有“执事者以巾授之”的环节。此句即谓在书堂中列坐着听讲经史的人很多,都穿着礼服,手拿经卷,准备聆听老师的教诲。朴学,质朴的学问。家
舒城九日赠黄大 少贱犹能役,亲衰不近名。 避人来九日,为客起新正。 土俗寒偏寿,天心雨亦晴。 无嗟村落酒,一醉感秋情。 注释: 1. 舒城九日赠黄大:这首诗是诗人在舒城的九日节赠与友人黄大的。 2. 少贱犹能役:年轻时虽然地位低微但还能勉强维持生活。 3. 亲衰不近名:亲族衰老了,自己不再追求名誉和地位。 4. 避人来九日:因为躲避亲友的团聚而选择不来参加九日节。 5. 为客起新正
【注释】 二月二日独行至城东北谒土神祠几遍回途至玉梅桥观社火作二首 其二: 土风今已变,社日胜元宵。 草绿乌衣巷,花明朱雀桥。 满堤喧画鼓,隔院唤饧箫。 聊复行歌去,城东有酒标。 赏析: “土风今已变,社日胜元宵。”此句以对比的手法写出了作者对今日风俗的变化。从字面上看,作者在写“土风”已经改变,其实质是说今天的风俗已经超越了元宵节的喜庆,更胜一筹。 “草绿乌衣巷,花明朱雀桥。”此句中
【注释】 二月二日独行至城东北谒土神祠几遍回途至玉梅桥观社火作二首其一 (1)巷南行已遍,巷北此重经。 (2)一阵社公雨,三层云母屏。 (3)水心初漾白,柳眼乍回青。 (4)绝忆年时事,斜桥且暂停。 【赏析】 这是一首纪行诗,写于诗人在二月二日游览玉梅桥,观赏社火之后。 前两句“巷南行已遍,巷北此重经”,是说在南街和东街走了一圈,又从北街经过一次。“巷”指街道,“重经”即重新经过的意思
【注释】: 洪源谒祖墓四首其一 五世还支子,全家问悯孙。 野花生墓阙,古柏及祠门。 朴塞吾宁忝,渊源系觉尊。 所亲欣絮语,灯火入前村。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拜访祖先坟墓时所见所感,表达对先人的敬仰之情。诗的开头两句“五世还支子,全家问悯孙”,描述了诗人家族的情况和他对子孙后代的关心。接着两句“野花生墓阙,古柏及祠门”,描绘了墓地的景象,野草从墓阙中长出,古树在祠堂门前生长
【注释】颜大令:即颜真卿,唐代著名书法家、诗人,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等职。崇矩:名崇矩。明杨忠悯:名杨廷和,明代政治家。公:指颜真卿。二律:指《颜真卿书自述》中的第一、二两律诗。其一:第一首。 【赏析】这是一首七律,是作者在得知友人杨忠悯被贬的消息后写给他的诗,以表达自己对友人的关心与安慰。 “不与头俱碎,惟馀石一拳。”颜真卿曾遭陷害,被贬为道州司马,但依然不改其志,他坚信正义必将战胜邪恶
【注释】 巨超:指苏轼,时为密州知州。栖霞僧慧超:名如满,是苏轼的好友。 江北去:指苏轼由江陵北归。复挈一僧来:指苏轼与友人相约,再携其友前来探访。 把卷忆前度:指苏轼在山中读书时,常常手执一卷书来回忆从前的往事(“前度”指苏轼与友人在庐山读书时)。 论诗:指苏轼与友人在庐山读书时,常一起讨论诗文。 病依筇作命:指苏轼因疾病不能骑马而行,而拄着竹子杖行走。 瘦与鹤同胎:指苏轼因长期患病身体消瘦
寄张绍南 【注释】 1. 只隔桥南北:指两地相隔,无法会面。 2. 离居未得同:离别后不能在一起。 3. 酒魂沉盏绿:形容酒醉的样子,仿佛酒魂在酒中沉浮。 4. 春梦压灯红:春夜里的梦境被灯光映照成了红色的幻影。 5. 念尔孤生蒂:想念对方像一朵孤立无援的花。 6. 怜余独转蓬:可怜我像一根随风飘转的芦苇。 7. 乡心与流水:家乡的心情随流水而去,表达对家乡的思念。 8. 日夕向川东
【注释】 廿三日沈广文元辂招饮饯春:廿三日,即农历二月初三;沈广文,名景翼,字元辂;饯春,送别春天。 苜蓿盘虽旧,樱桃宴已新:尽管苜蓿的盘里食物还是老样子,但是樱桃宴已经换了新的。 歌仍呼赵鬼,论早薄钱神:仍然在唱歌,仍然在谈论钱财(赵钱)。 半夜乍升月,五更犹是春:半夜忽然升起了月亮,凌晨五点仍然是春天的气息。 更欣时雨足,归路洗街尘:更高兴的是雨水充足,归路上洗掉了尘土。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