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亮吉
注释: 1. 灵岩谒毕尚书师墓:在灵岩山拜访毕尚书(毕沅)的墓地。 2. 奇勋久勒凌烟阁:巨大的功勋长久地被记录在凌烟阁。 3. 遗爱犹留堕泪碑:毕沅留给世人的爱,像杜甫的《石壕吏》中的“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一样让人落泪。 4. 公与古人争不朽:你和古代的英雄相比,谁更能够不朽。 5. 我思前事感无涯:我思考过去的事情,感慨无边无际。 6. 箧中章奏千篇富:你的书箱里充满了文章奏章。 7.
【注释】 扺(ǎn)兖州:到达兖州。孙大星衍:孙大元,字星衍,山东济宁人,康熙四十二年进士。回:返回。即日:当天。 南楼:兖州的南楼,是当时著名的胜地。席上赋赠:在宴会上赋诗相赠。 东武城:古地名,今属山东。兖州旧治。城南:城南有古东武城遗址。 奔鲸骇浪方迷目:象奔涌的巨鲸和翻腾的波浪,使人眼花缭乱。 野鹤闲云偶掉头:象自由自在的野鹤和悠闲自得的云彩偶尔变换位置。 林壑(hè):树林山涧
标题: 上海榷署与李兵备廷敬夜话即席赋赠 八载重来访素知,讶公头白我添丝。樽前万里投荒客,箧底千篇寓兴诗。激电入楼飞一瞬,怪风吹海立多时。更阑急递书何数,只觉楼船出浦迟。 译文: 八年间再次拜访老朋友,惊讶您的白发中又增添了几丝。樽前的酒杯里倒映着万里外的流离失所的旅人,您的书箱里收藏着无数寄情于诗篇之中的作品。突然之间的雷电照亮了高楼的窗户,仿佛时间在狂风中变得缓慢。深夜的急件传报
注释: 我带着铁杖游林屋,这件事现在已到三十岁了。 蝙蝠的洞口时常能看见日光,蛟龙堆里没有遇见人。 竹笼里的火把吓坏了穿洞的小虫,用石墨留名记下隔尘的事。 就想办鞋三百两,径直从山的一侧上昆仑。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抒怀诗。诗人以铁杖、竹笼、石墨等为题咏物,借物抒情,表达了他对现实的不满,对理想的追求,抒发了他对国家兴亡的关注和忧虑。 首句“我携铁杖游林屋”中的“林屋”指山林中的茅屋
【注释】 少日:年轻时。齐名:并列名次,指地位相等。洪:指大书法家黄庭坚字洪州人。即今:现在。相对:对视。俨衰翁:形容衰老的样子。疏渠:疏通渠道。君苦桃花汛:君,你。桃汛:指春汛期桃花盛开的时节。柳絮风:柳絮飘飞时,有如春风拂面。津吏:渡口官吏。沉白马:古代传说中河神所乘之马,能托梦于人。青骢(cōng):青色的马匹,代指骏马。词臣:诗人或文学家。劫外:指劫难之外,这里泛指平安顺利。胜劫中
在今江苏苏州市北郊。留别诸藩邸:告别各藩王。草元亭,在今江苏苏州市东北。水粼粼,指池沼。日晚,日落时。轩车,古代官吏的座车。频,屡次,频频。漫郎,自谦之词,指作者自己。饶意味,有趣味。要路绝依因,指仕途不顺。半春,春天的一半时间。我约随归雁,我的计划是随着大雁一起南飞(比喻辞官)。一疏人传批逆鳞,有人上奏皇帝说作者有叛逆之心。讵敢便寻忘世侣,怎么就敢寻找那些抛弃世俗的人做朋友呢?报恩终拟剩闲身
【注释】 同攀仙桂无多日,得荫甘棠已十年。 差喜故人皆守郡,可容傲吏早归田。 租船即系祠边树,筑屋都模池上篇。 何止政清词笔丽,望君心迹继前贤。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虎丘游览时,为白公祠所作。白公祠是纪念唐代著名文学家、散文家白乐天(白居易)的祠堂,诗人在此游览,感慨颇深,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诗的前两句“同攀仙桂无多日,得荫甘棠已十年。”意思是:我们一同攀登仙桂,时间并不太久
钱少詹大昕林屋夜游图 其二 万顷湖环三大州,飘然一叶忽西浮。 要寻委宛奇书读,真向嶙峋古洞游。 百里未妨通地肺,一拳先欲压人头。 先生何事临厓返,却惹灵威笑不休。 注释: - "万顷湖环三大州":形容湖泊辽阔,湖光水色连成一片。 - "飘然一叶忽西浮":形容船在水面上轻轻摇晃,仿佛是一片树叶随风飘荡。 - "要寻委顿奇书读":表示想要找到一本奇特的书来阅读。 - "真向嶙峋古洞游"
诗句解释 1. 雨馀蜡屐集南城,竹树萧疏古意生。 - 注释:"雨后"表明天气情况;"蜡屐"是一种特殊的鞋子,通常由蜡制成,方便在泥地行走;"集"表示聚集;"南城"指的是某个地点或方向,具体含义不明但可能是一个地名。整句诗描绘了一幅雨后人们在南城集会的画面,通过使用"萧疏"这个词来形容竹树显得稀疏、冷清。"古意生"则可能意味着这些竹子和树木带有历史的气息,给人以古老之感。 2.
小除日城东晚步 百事抛残岁欲终,得闲聊复步城东。 念沉清磬一声外,影入归鸦万点中。 叠港乍添新雨绿,小楼斜带夕阳红。 道人正把双扉辟,知要堂西访寓公。 注释: - 百事抛残岁欲终:一切杂事都已结束,岁月即将结束。 - 得闲聊复步城东:终于可以悠闲地散步在城东。 - 念沉清磬一声外:思念着那清脆的磬声远远传来。 - 影入归鸦万点中:乌鸦的影子映入万点之中。 - 叠港乍添新雨绿:刚刚下完新雨